关灯
护眼
    岁月静好,明玉在慈宁宫度过了自己二十九岁、三十岁、三十一岁和三十二岁的生辰。

    二十九岁生辰时,皮岛划归大清版图,互市在沿海铺展开,推动了全国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发展,成了整个大清的钱袋子。

    国库从此再没缺过银子。

    关外培育的优质粮种,在关内和江南得到大规模种植,在小冰河时代逆天改命,虽不敢说人人都能吃饱,至少没再出现过饥荒年。

    朝廷无需赈灾。

    与明玉之前的设想基本一致,老百姓只要饿不死,就没人愿意背井离乡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朝廷对着干。

    没有了贫苦百姓的支持,所谓的农民军和残明势力根本不值一提,有的原地解散,有的被朝廷招安或轻松剿灭。

    三十岁生辰那年,由工部牵头,魏循出面开办的火器厂和造船厂全面赶上了欧洲的进度,隐隐有超越之势。

    大清的火器基本自给自足,并且出口到全世界,连英格兰皇家舰队的大炮都是从清朝进口的。

    原因无他,物美价廉。

    造船厂与火器厂的进度条差不多,魏循借着试船的由头,几次下西洋。从太平洋到印度洋再到大西洋,是世界上横跨亚、欧、非和美洲的第一人。

    给世界人民带去了大清的优质粮种和治疗瘟疫的符水,进一步扩大了火器和船只的出口范围,追赶上了欧洲大航海时代的脚步。

    与欧洲殖民主义不同,大清走亲民路线,魏循几次下西洋,不但带回了其他地方的土特产,还带来了许多使团和请求加入宗属国的国书。

    东方大国的崛起,及其独有的怀柔亲民路线,彻底打乱了欧洲血腥的殖民计划。

    等欧洲人反应过来,清朝早已取代英吉利成为海上霸主和真正的日不落帝国,根本不可撼动。

    而让清朝拓宽眼界,引进技术,从而奋发崛起的正是他们自己。

    都不知道该怪谁。

    三十一岁生辰时,福临成年,顺利亲政。

    这一世多尔衮还活着,康熙帝没有年幼失祜,鳌拜根本不敢造次始终夹着尾巴做人。

    各地没有起义军,明朝残存的势力全被剪除,朝廷下令休养生息。历史上三藩之一的平西王吴三桂此时正守着陈圆圆,窝在辽东总兵府中给盛京看大门。

    历史上三藩之一的平南王尚可喜,因其曾经在皮岛工作过,此时奉命镇守皮岛,给皮岛看大门。

    历史上三藩之一的靖南王耿精忠,也在皮岛工作过,可皮岛已经有尚可喜看门,耿精忠因水性极好,会架船,带兵跟着魏循出洋出去了,在船上给魏循看大门。

    安置好三个看门大爷,不是,是康熙帝执政生涯中的三个不稳定因素,明玉在三十二岁生辰那日许下了一个愿望。

    她说“昨夜有仙人给哀家托梦,说他被困在始皇帝派徐福寻仙的那几个岛上,求哀家去救他。还说若哀家能救他性命,他便保佑大清风调雨顺,基业永存。”

    又开始怪力乱神,多尔衮勾唇,提问“仙人是男是女”

    这是重点吗,明玉不理多尔衮,只看福临,福临笑着说“是男是女都是仙人,仙人给太后托梦,又事关国祚,自然不能慢待。”

    跟老公比起来,还是儿子靠谱,明玉早让人取来舆图展开,亲自指给福临看“哀家记得是这里和这里。”

    “台湾”少年天子挑眉,漫不经心,与多尔衮年轻时一模一样,“台湾早已划入朝廷的版图。”

    啊这么快就统一了

    明玉诧异又指向另一处岛屿,福临凑近观看,微微蹙眉“这里是日本。”

    台湾是一个岛,日本却是一个国。

    明玉才不管国不国,也不管民族情结到底是穿越前还是穿越后的“哀家想起来了,仙人就在这片岛上。”

    通情达理了这么多年,她特别想任性一回。

    福临手指抚过舆图,眉头舒展开“这片岛算作朕送给太后明年的生辰礼吧。”

    结果还没到明年,多尔衮先出事了,他外出狩猎的时候不慎落马,摔伤了腿。

    据史料记载,多尔衮死于三十九岁那年冬天的围猎,先是坠马受伤,后伤重不治身亡。

    明玉掐指一算,她今年三十二,多尔衮正好三十九。

    明玉安慰自己,没事,多尔衮没了,她还有儿子和银子。

    如今她贵为太后,再没人敢收寄她了,她怕什么,做个年轻快乐的小寡妇不好吗

    如果她愿意,甚至可以给自己开后宫。

    可天黑之前,明玉还是冒着寒风坐马车赶到了多尔衮身边。

    看见多尔衮躺在炕上,一动不动,明玉哭着扑到了他身上。

    一边哭,一边扑,一边打,使出了吃奶的力气。

    别想抛下她先走,死了也要把他给打活。

    屋里服侍的都看呆了,太后没事儿吧,摄政王摔伤腿疼了一天才睡下,进屋就打

    还这么用力

    没摔死,也要被打死了

    这是亲媳妇吗

    果然摄政王被打醒,一把攥住太后的手腕“做什么”

    等看清楚是太后,把人搂在怀里,亲了又亲“乖乖,怎么是你我不是在做梦吧。”

    前几日明玉抱怨宫里的鹿肉不新鲜,红烧鹿筋不好吃。

    宫里的鹿肉都是围场孝敬的,送到宫里现杀现吃,怎会不新鲜

    无非是围场面积小,鹿的活动范围有限,圈养的鹿到底不如野鹿劲瘦,鹿筋也不如野鹿的吃起来劲道。

    所以多尔衮才打算去北边山里亲自猎一些来给明玉尝鲜,谁知一个没留神,从马背上摔下来,还摔坏了腿。

    多尔衮只觉丢人,想在山里养几日,养好伤再回去。

    反正明玉住宫里,他住宫外,两人平时都很忙,几天不见面也正常。

    谁知他这边才摔伤,早有多事的宫人把他受伤的消息传回了皇宫。

    传就传吧,明玉最近正忙着给福临挑媳妇,画像摆了一书案,哪里有空搭理他

    再说他只是摔伤,明玉能在百忙之中抽空过问一下就不错了。

    这么多年过去,多尔衮对自己在明玉心里的位置早有了清醒的认识。

    不想明玉竟然顶风冒雪地追到山里来了,说不惊喜说不感动是假的。

    看看,看看,他只不过伤了腿,明玉就哭成这样,要是他所以他得好好活着,争取长命百岁。

    哎没摔死明玉揉了揉通红的眼睛。

    是了,史料上也是一次没摔死,后来才伤重不治。

    这下全对上了,明玉哭到泪崩。

    穿越前,人红是非多,明玉被人爆料,说她生下来便被父母遗弃,之后辗转多个收养家庭又被退回孤儿院,原因无他,命硬,克六亲。

    后来曾经收养过她的几个家庭纷纷出来蹭热度赚流量,说收养明玉之后,要么家人生病,要么投资失败,总之样样不顺。

    最后好几个疑似她亲生父母的人跳出来发声,说法与收养家庭基本一致。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对家拿她身世说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明玉根本不信。

    刚穿过来的时候,她倒想命硬克一克多尔衮,做个年轻快乐的小寡妇,多尔衮还不是活得结结实实,死讯传了一年,又全须全尾地回来了。

    如今她夫贤子孝,儿女双全,事业有成,位高权重,可多尔衮的命运轨迹似乎与历史重合了。

    三十九岁那年冬天,于郊野围猎,坠马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