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海涛提着文件袋,离开了办公室,真没有想到能在千里之外遇到校友。

    虽然,他没有给我帮上什么忙,但是通过一番的对话,也感到心里是特别的亲切。

    海涛回到宿舍,从文件袋中拿出了市领导的讲话材料,连续看了两遍,也没有明白其中的含义,对自己的写作思路没有一点的帮助。

    突然,想起了昨天和高中老师的通话。“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难道读书看材料,不是同样的道理吗?

    他又拿出了给孟校长的那份“作业”,一边对照一边看材料。对海涛这么一个不喜欢语文的人来说,能安静的坐下来看材料,那不是享受,而是一种受罪。

    胡杰的话在激励着他,黄科长的话在鞭策着他。

    连续十年的全国文明城,每年肯定也会涌现出一批先进人物。

    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文化层次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他们能做。我一个顶天立地的小伙子,难道就做不成吗?

    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有了动力,才会有成效。这些道理海涛也清楚,甚至是更明白。可惜自己肚子里没有墨水,再有压动力,也砸不出油来。

    学习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懂下问,最有效的就是求助于老师。

    海涛就把高老师的那句名言,作为自己的写作思路,把网络平台当做老师。多读领导的讲话,不懂的术语,就去网络平台查询。

    此时,他感到肚子里似乎有东西在滚动,抬头一看,时间到了深夜11点。哦,我还没有吃晚饭。

    他把初步形成的发言材料看了一遍,首先,我自己认为是满意了。然后跑进了厨房,煮了一包泡面吃。

    第二天早晨5点多,一阵电话铃的响起,把海涛从梦中惊醒。

    他拿起电话,眼睛似乎还没有睁开,就按下了接听键。

    “喂,你是谁呀?”

    “杨海涛,你现在是名人了。”

    “你是谁呀?别给我开玩笑了好吗?我最近忙的都不可开交了。”

    “杨海涛,你现在是忙着做巡场报告吧。”

    说了几句话,海涛才睁开眼睛,看了一下手机。

    “是陈静啊,真不好意思,我还没有起床呢。”

    “杨海涛,你没有起床,难道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了?我看你是听习惯了掌声,不愿意听我的声音了。”

    几句话之后,海涛的精神头立马就来了。

    “陈静,我这几天确实很忙,昨天晚上到半夜还没有吃饭。今天,我正想给你打电话,请教一个问题。”

    “杨海涛,你是不是做报告把嘴皮子练好了,你可以当编剧了。”

    海涛听出来陈静确实生气了,这些天又没有给他打电话,还是好好给她解释一下吧。

    “陈静,你听我说,这几天,我确实没有给你打电话。一是我在跑办业务,筹备资金已经让我够头疼的了。二是网上又登出了我的一份信息。我还没有在意,各个新闻媒体找到我了解情况。”

    “海涛,新闻媒媒体把你捧红了,没有时间理我了吧?”

    “陈静,你让我把话说完行吗?”

    “我听着,你说吧。”

    “新闻媒体找到我了解完以后,我又接到市文明办的电话。工作人员告诉我,下周五要召开全市‘创城'工作总结及先进事迹表彰会。我被评为‘创城'活动中的市级模范,让我写一份发言稿,我一听脑袋都大了。”

    “海涛,写个发言稿不至于脑袋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