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胡杰心里清楚,在这次表彰人员中,海涛是一个外来打工者。他的情况比较特殊,所以,必须强调个人报告要有重点要有特色。

    但是,对海涛来说,要完成这样高质量的报告是比较困难的。

    海涛拿着文件袋站在办公室,迟迟没有想走的意思。

    总是想再得到一些指点。

    突然一位中年男子进了办公室。

    “科长,你有什么事吗?”

    “小胡,你在忙什么?”

    “科长,这是受到表彰的杨海涛。他来取材料,我给他说一下,写发言材料需要把握的重点内容。”

    胡杰说完之后,随后又把海涛给科长做了介绍。

    “海涛,这是我们科的黄科长。”

    “黄科长,你好。”

    “你就是杨海涛?”

    “是的,科长,我是杨海涛。”

    “海涛,你在这次‘创城'活动中表现很突出。我在网上看到了你的情况,我听说你还是一个外来的打工者。”

    “是的,科长,我是来打工的。”

    黄科长的祖籍也是北方人,他的名字叫黄波。

    他的祖父早年参加革命,在部队也是一名团结干部。因为部队整编,安排在了当地工作。

    当时黄波的父亲随祖母在老家北方生活。

    在黄波高中二年级的时候,一家人才得以团聚,结束了全家人10多年的两地生活。

    黄波来到后,在祖父的操办下,又到了一所高中继续读书。

    当时,因为南方省市和北方省市教育课程,以及说话口音的差异,黄波来到这所高中很不适应。

    老师讲课他听不懂,黄波说话全班人都听不懂,甚至有的学生还嘲笑他。

    老师在课堂提问题的时候,几乎不让黄波回答。黄渤的情绪一段时间很低落。

    黄波心里明白,高中二年级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一年。面对自己的实际,唯一的办法就是克服和适应。

    于是,他坚定了好好学习的信心。老师在课堂讲课听不懂,坚持回家自学,力争做到弄通弄懂每堂课的中心内容。

    就是这样,在第一次月考的时候,全班60名学生,黄波排末尾第二。

    自从黄波来到这里上高中,家人对他的关注还是比较高的。一是担心他环境不适应,二是担心他的学习成绩跟不上。

    但是,家人一直不提这些问题,只是注重他的情绪。

    一天,黄波回到家,不再像往常那样有说有笑。祖父发现了这一情况,主动向前去询问,黄波说出了实情。

    父亲不但没有责怪,而是给予他积极的鼓励。

    黄渤心想,父亲没有责怪,而且还给予指出了学习方法和思路,于是他更加坚定了学习的信心和劲头。在第一季度的考试中,一步跨入全班第五名。

    在高考的时候,黄波被省一所重点大学录取。

    大学四年即将毕业的时候,被特招到市文明办。

    黄科长通过和海涛几句话的交流,似乎听出了海涛的说话口音。

    “海涛,你是从哪里来这里打工的?”

    “科长,我是从北方来的。我说话可能你有些听不懂吧。”

    黄科长笑着说:“海涛,要么你说一句你们家乡话,让我听听。”

    海涛想,黄科长对全国各地肯定是走了不少地方,要么心里这么有底气。

    “科长,我给你说句最简单的可以吗?”

    “海涛,你说复杂的也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