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关于行程自助的程度,从入园开始大家就深有体会。

    几个人的行李不能说不多,尤其是王锐、三个年轻小伙儿,还有尤思思,每个的分量都是行李箱以上的级别。

    姜峰轻车熟路,看这只队伍的情况,授权刷卡打开了岗亭旁的小仓库,从里面拖出了一只无人小电车。

    “姜哥,这是啥高科技?”

    汪俊喆对这种玩意儿好奇,率先将随行用不到的行李塞进了车肚子。

    高不到两米,一键启动,和外面派送快递的无人车相差不多。

    姜峰神秘兮兮地:“解释起来太复杂,总而言之,它会按照预设路线,把行李送到木屋去,而且啊,绝对是你们今晚能赶到的那间木屋,贼溜儿智能!”

    “不是,咱这儿不是地质公园吗?这拖行李的都成了机器人,怎么有种孵化基地的既视感了,哈哈哈?”

    姜峰琢磨了一下:“你别说,还真有点像。”

    ……

    一行人放下包袱后,正式踏入这座所谓的“不对外”的地质公园。

    入门处,先是被一整块天然山石迎面相拦。

    地面铺了大面积的草坪为它陪衬,几支忧郁的铃兰扎种在石块犄角,后边隔两三米的距离,还有江南才见得到的几丛小紫竹,错落点缀,都是为了把门前这幅大石块推至c位。

    天然、粗犷,又有种绵延不尽的一股子神秘。

    绕过这块石壁,后面的道路曲径通幽,是人工植养出来的一组绿植过道。

    等走完这条过道,全玻璃顶的遮阳棚赫然在前,作为正式入园的休息兼缓冲区,通透无暇,四敞八开。

    遮阳棚一边连接引道,一边连接极致空旷的视野,山谷、峡峰,晴空万云,通通一览无遗。

    面对这样的强烈对比,饶是见多识广如尤思思这样的大美女,也忍不住看呆了,摘下墨镜走向空旷的边界。

    “好漂亮的悬崖!”

    相差不多的台词,马依云抢了所有人的先。

    尤思思悻悻然,果然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词,真是土爆了。

    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最巧妙的景色,莫过于“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把群山翠林最大饱和地放在眼前,甚至不惜在悬崖峭壁上,花重金建下这么个四面环景的休憩区,突兀又震感,不日照的经营理念,光是另类大胆都无法形容之了。

    “当心啊尤小姐,这棚子可没有围栏的。”

    姜峰点了支烟,煞有其事地提醒这朵富贵花。

    尤思思笑着退回了两步。

    不日照的地形,主要是丘陵加草甸。

    海拔不高,但不同地段,地势起伏较大:海拔稍高,又相对远一点的地方,遮天蔽日的林木,堆簇得像颗大地绿宝石;而目光所及的低洼地带,或缓坡区域,绝大多数是连绵成片的灌木和中生草本。

    从高处向低处走,陆千荀自然而然地,注意了那些深绿色的、片片散落在不日照的丛林区。

    穿过草甸带,马依云顺手摘了一束野花递给她:“千荀你看,要不要一会儿带去木屋?”

    陆千荀心不在焉地应了句:“木屋附近也有很多。”

    “这你都知道?”

    陆千荀一下被问住:“看地势,猜的。”

    旁边酆亦然似乎听见了她俩的对话,涉及他的专业,陆千荀随便猜都能猜得八九不离十,让人很意外。

    陆千荀同时察觉到他的旁听,破天荒地跟马依云继续解释道:

    “在悬崖顶的时候留心看过,这一路我们都在向西走,从高处看,西边这一带除了草甸,中间还有一个狭长的灌木带。灌木丛喜阴湿,降水或是水源条件应该优于其他地方,也就是说只要木屋在西方,中生植物的生长状况只会好,不会差,等到了那儿再采花,更新鲜。”

    说真的,这还是认识陆千荀到现在,听她说话最多的一次。

    马依云竖起大拇指:“行,听你的。”

    见陆千荀心情不错,程昱拧开一瓶矿泉水,绕开队伍递过来。

    “没想到你户外知识储备也这么厉害。”

    陆千荀将水推开,点头道谢:“皮毛而已,我也是跟人学的。”

    一旁尤思思拍拍风景,再拍拍人,先是疑惑地看了看陆千荀,然后直觉性地瞅了眼酆亦然,最后再将目光很自然地落到程昱身上——她迟疑在心底笑起来,这个局,什么情况。

    中途走走停停,除了草甸,仍是一望无际地草甸。

    就在大家以为不日照“不过如此的时候”,一行人终于抵达了陆千荀口中的灌木带,然而远处看山不是山,等走进了才发现,原来不日照的亮点,竟然正巧在这些视觉陷阱上。

    “灌木丛”的真正构造,实则是一片较人高的杆状植物。

    外观有点类似巨柱仙人掌,“掌面”扁平,像硕大而坚硬的叶子,有叶无花,数以千计地矩阵形状排列,场面蔚为壮观。

    人行通道的小路,离“仙人掌”大约一丈距离,地势正好处于高位。

    这种精巧设计,让人在第一时间,就能看尽灌木区域内的全景风貌,连绵起伏,置身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