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看着薛极故作神秘的自信笑容,赵与莒没来由的一阵心慌,刚准备细细询问清楚对方打算时,本应在别院的三人联袂而来。

看着头前带路,满面无奈的董宋臣,赵与莒苦笑着摇了摇头,连忙起身冲这三位抱拳行礼。

一旁的薛极也同样行礼作揖,因为魏了翁也在,赵与莒知道今天怕是没机会把薛极的计划问出来了。

他心中也不着急,按他所想如此大事怎么也得谋划几天,他还有时间。

随着另外三人的加入,亭子内的气氛越发和谐起来,无他,因为大家都闭口不谈政事。

留下几人在府里吃过晚饭后,赵与莒一一在门口与众人道别。

望着几人的马车越走越远,逐渐看不见了踪影,赵与莒突然感到一股疲惫袭来,脑袋一沉差点站不住了,一旁的董宋臣眼疾手快连忙将他扶住。

这一天对他来说可谓是漫长,百日经历了多次刺杀,惊心动魄下心神难安,午后又接待了几位客人。

尤其是和薛极的谈话,实实在在耗费了他太多的心神。

“殿下,赶快回去休息吧。”董宋臣一脸担忧地看着赵与莒,旁边的李达也连忙附和着。

赵与莒沉默地点了点头,正准备回去时,就见街头处缓速策马来了几个内侍官和殿前司军士。

为首的内侍官远远地瞧见站在府门灯笼下的赵与莒等人,还不等人到近前,在马上朗声道:“可是沂王殿下当面。”

晚间昏暗,赵与莒瞧不真切此人面目,但听他说话不似别的内侍官一般阴柔,反有一股子朗朗阳刚气,他不自觉地打量了一下董宋臣,心想这二人倒有些相似。

心思电转间,他往外迈了一步同样朗声回道:“正是小王。”

说话间那人来到近前,一个潇洒地下马,让赵与莒不禁再次感叹一声。

那内侍官下马后,躬身冲沂王行了一礼,“下官内侍省高班林校业,特来传皇后懿旨,请殿下接旨。”

赵与莒闻言轻轻颔首,唐代中期及以前圣旨可坐接,唐末至元一般都是站着躬身接圣旨即可。

后世动不动需要跪着接圣旨的都是明清时期封建专制达到顶峰的时候了,此刻南宋仍秉持着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的有限君权。

而且虽然皇后此时垂帘听证但懿旨毕竟不比圣旨,再说赵与莒对杨皇后一直站在赵竑一边微微有些不满,甚至刺杀一事有没有她参与都不好说。

想到杨皇后垂帘一事后,他的思绪再次飘远,他此时有六七分把握官家是在装昏迷,同时有了抑制史党的想法。

之前在郑清之那里听说由杨皇后垂帘,赵竑监国之后,他就有了些怀疑,郑清之当时还跟他讨论到底是真德秀还是史相公建议的官家。

但他此时基本可以断定要不是真德秀的建议正中官家心思,要不就是谁也没建议,是官家自己的意思。

虽然史弥远和杨皇后是政治联盟并且两人私交也很好,但在赵竑一事上两者一直存在着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