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可是让给谁呢?宝玉不是自己的种儿,当然不能考虑。环儿则成天鬼鬼祟祟的,怕也不是成器的人。不如叫兰儿袭了吧,虽然多隔了一辈儿,可是那个孩子是满有心的。

想到这里,贾政就派人去叫李纨母子。谁知一见贾兰,他就吃了一惊。贾兰面色腊黄,嘴肿得高高的,呜噜呜噜的,话也说不清楚。贾政忙问∶“兰儿,你这是怎么了?”李纨流着眼泪说∶“回老爷,他不知道得了个什么无名肿毒,舌头烂了好大一块,吃饭都费力,每天只靠喝粥吃奶过活。”

原来那贾兰本是极其自负的人,自认为聪明绝世,那天上了贾环的当,把舌头冻在了铁仙鹤上,他认为是自己的奇耻大辱,对谁也不肯讲。贾五、黛玉和宝钗都不是多嘴的人,贾环自己当然更不会讲,这事情也就是几个佣人知道,主子们竟是蒙在鼓里。

贾政看着贾兰,叹了一口气。领了世袭以后要上殿谢恩的,兰儿这个样子怎么能见皇上呢?况且连话都说不清楚,万一什么说了囫囵话被皇上听错了,岂不是招祸么?兰儿早不病,晚不病,偏偏这个时候病,难道是天意不成?莫非环儿真的有这个福份?

贾政派丫鬟送李纨母子回去后,自己在灯下给皇上写了一份恳请的奏折,先谢谢皇上的恩典,再说自己因为兄长去世,悲哀过度,不能理事,怕亦不久于人世。自己的长子贾宝玉已全身心投入朝廷的改革变法,不宜令其俗物缠身,况且他也不谙家务。特请求皇上额外开恩,将世袭转赐于次子贾环。

夜探红楼(一零八)

赵姨娘听贾政说要把世袭传给贾环,心中大喜,连忙派人通知乌思道,要雍亲王在皇上面前说几句好话,成全贾环。雍正正处在夺权的关键时刻,依仗乌思道出主意的地方很多,也乐于以此示恩,就在康熙面前极力推荐贾环。荣国府的世袭三等将军,对康熙来说本是小事一桩,又觉得宝玉将来是辅佐老十四变法的大才,也不愿意他纠缠于家庭琐事之中,况且贾环年龄不大,想必也没有多少劣迹,就同意了。

贾府内,王夫人和贾政吵了一夜,又听说凤姐的女儿巧姐儿病了,正在烦恼之际,只见凤姐和贾琏进来,给王夫人请了安,说道∶“大夫讲巧姐儿儿一半是内热,一半是惊风,须先用一剂发散风痰药,还要用四神散才好,因病势来得不轻。如今的牛黄都是假的,要找真牛黄方用得。”

王夫人道∶“人家里常有,这牛黄倒怕未必有,外头买去,只是要真的才以。”

凤姐道∶“等我打发人到姨太太那边去找找。他家蟠儿是向与那些西客们做买卖,或者有真的也未可知,我叫人去问问。”正说话间,众姊妹都来瞧来了,坐了一会儿。

凤姐回去煎了药给巧姐儿灌了下去,只听“喀”的一声,连药带痰都吐出来了。凤姐才略放了一点儿心。只见莺儿拿着一点儿的小红纸包儿走来说道∶“二奶奶,牛黄有了。我们姑娘说了,叫二奶奶亲自把分两对准了呢。”凤姐答应着接过来,便叫平儿配齐了真珠,冰片,朱砂,快熬起来。自己用戥子按方称了,搀在里面,等巧姐儿醒了好给他吃。

正在这时,贾环掀帘进来说∶“二姐姐,你们巧姐儿怎么了?妈叫我来瞧瞧她。”

凤姐见了他母子便嫌,说∶“好些了。你回去说,叫你们姨娘想着。”那贾环口里答应,只管各处瞧看,看了一会儿,便问凤姐儿道∶“你这里听得说有牛黄,不知牛黄是怎么个样儿,给我瞧瞧呢?”

凤姐道∶“你别在这里闹了,妞儿才好些,那牛黄都煎上了。”贾环听了,便去伸手拿那锅子瞧时,岂知措手不及,“沸”的一声,锅子倒了,火已泼灭了一半。

凤姐急得火星直爆,骂道∶“真真是哪一世的对头冤家!你何苦来还来使促狭!从前你妈要想害我,如今又来害妞儿,我和你几辈子的仇呢!”正骂着,只见丫头来找贾环,凤姐道∶“你去告诉赵姨娘,说他操心也太苦了,巧姐儿死定了,不用他惦着了!”说着跳过去就抽了贾环一个嘴巴。

贾环被打急了,喊道∶“我不过弄倒了药锅子,洒了一点子药,那丫头子又没就死了,值的又骂我,又打我,又赖我心坏,把我往死里踏。等着我明儿还要那小丫头子的命呢,看你们怎么着!”

凤姐气得浑身哆嗦∶“好你个小狗操的!竟然敢和我顶嘴!看我不活剥了你的皮!”

二人正闹得不可开交,小红匆匆走来说∶“二奶奶,宫里的夏公公又来了,叫环三爷马上到正堂去。”

贾环昨晚已听赵姨娘交代过,此时心中大喜,连忙向正堂跑去。凤姐惊疑不定,宫里的夏公公怎么来找环儿?忙叫平儿去前面打听消息。

没有多久,平儿就回来了∶“回二奶奶,夏公公是来传圣旨,咱们府里的世袭赏给环哥儿了,要他马上写折子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