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寒云听得晕乎乎,这些人时不时来一句:“《书》称无逸,《诗》咏不遑,《周易》着自强不息,《国语》谓朝夕格勤。古训昭然,彰彰可考。”

    “云阳令,云阳令。”寒云似乎听见有人叫自己,打了一激灵,答曰:“下官在。”

    “说说云阳的春播准备情况。”崔伦主持着堂会。

    寒云在他的右后方,说话看不见他人,崔伦觉得无比难受。

    “云阳已完成第一批五千亩春播,培训出两百名初级农耕技术员,本月底前完成官田一万五千亩春播,三月中前完成剩余的三万亩春播。”

    “接到工部和州府的通告后,云阳已打造出三百把贞观犁,准备耕牛二百二十头……”

    一堆精准的数字汇报后,全场一片安静。

    寒云的答话没有引用一句经典古训,甚至没有一个字的废话,全是数字构成。

    整个讲话条理清晰,不快不慢,录事记录起来,也是一脸轻松。

    相比于其他县令,一串的尽其所能、倘若、也许、可能等不确定用语,杨温和崔伦听得舒服极了,云阳的情况,完全了然于胸。

    长安令似乎察觉到不对,忽然提出:“未到三月中,云阳怎么就下播了,这不是胡闹吗?”

    大唐因为作物品种的缘由,一年种一季,只能在三月中到四月中的一个月内下播。

    长安令一提,其他县令也看到问题所在,纷纷议论,第一次听说在京兆之地有二月中就完成春播的。

    就不怕气温低了,种子都不发芽吗?

    杨温也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要是云阳这批种子都冻死了,岂不是雪上加霜。

    “云阳令,你此举是何意?”杨温问道。

    他相信寒云就算蠢到无可救药,难道云阳的农夫也跟着他傻吗?

    寒云干脆起身来到会场中间,环顾一周,缓缓道来:“云阳推广一种新的粮食作物,可在二月播下,五月底收获,亩产两石有余,名曰玉米。”

    “因为是首次播种,故而目前只能叫试验田,待今年成功后,自会上报中枢向各县推广。”

    嘶,众人一愣,啥时候大唐出新粮食了。

    长安令和万年令都听不下去了,要说雍州乃至整个大唐,风头最强的县就属他俩。

    一个快被撤县的云阳竟然大言不惭说有新粮食作物,还亩产两石有余。

    两人当然忍不住,同时起身:“云阳令此言谬矣,我两人都未从工部和司农寺听过有新粮食作物。”

    其实还有一句话两人没有说出,就算有也不可能在云阳种,那也是分给长安和万年。

    崔伦想到一种可能,会不会这小子上任后把种子当粮食给卖了。云阳县可是半年多没有发月钱了。

    杨温也想到,云阳令上任半月,的确没有发生流民事件,难道当真是把种子当粮食卖了?

    如果是这样,问题可就严重了,云阳令的脑袋怕要被陛下砍了哦。

    “各位也不要惊讶,半月后欢迎到云阳,看看首批播下的玉米是否能长到一尺高再定。”

    寒云种下的早熟玉米品种,气温高于十二度,7天内就会发芽,半月内长到一尺高度,一点问题没有。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杨温挥了挥手,他仅凭之前寒云的汇报相信他绝非弄虚作假之人,如今一听,半月便可知结果,完全可以等,若是出了纰漏,再播种完全来得及。

    “此事就此放下,三月十日,本官定带众位去云阳看看。”

    既然州牧都发话了,大家也就不再纠结此事,心中都在嘀咕,这小子是不是知道死到临头了,垂死挣扎一把。

    若是真出问题了,到时候陛下还不得叫我们来给他擦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