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幸好是古代,有家底,有钱就能娶到老婆。孙山不担心娶不到媳妇,十几亩地,七八间大青砖屋,还有一个传说有钱的大姑。

    其他村的女娃任由孙山排队选。

    “山子,你在干什么?”忽然背后一声喊叫。

    孙山转过头,看到二姐在不远处放牛。

    孙立夏赶紧跑过来,紧张地拉孙山靠岸边,弟弟可不能出事。

    要是他出事,阿娘和我们四姐妹可没依靠了。

    “二姐,你在放牛啊。”不善言辞的孙山废话问一句,牛在那,除了放牛,还能做什么。

    “差不多回去了,快中午了。”孙立夏拉着弟弟到牛吃草的地方。

    地上放了一个小麻袋,从里面拿出一条番薯,笑着说:“刚煨好的,吃。”

    孙山今早的红糖白粥消化掉,肚子有点饿,接过番薯,笑着说:“谢谢,二姐。”

    看到袋子里还有,才放心吃。最怕自己吃了,二姐没得吃。

    孙立夏拿起一条番薯,剥皮,咬了一口,露出小米牙,憨笑着:“我在张婆子家的番薯地挖到的,足足4条,嘿嘿。”

    张婆子家,是出名的干活粗糙,无论是谷子,花生,番薯,经常漏了一地。

    孙家村的娃子喜欢到她家的田地捡东西。

    挖完番薯,过了一段时间,遗落在地里的番薯会发芽,根据绿绿的番薯牙,用木棍挖,就能挖到番薯。

    孙山也喜欢在田地里挖别人落下的番薯,吃免费的东西,特别香。

    立夏问弟弟还要不要,孙山摇了摇头,一起赶着牛回家。

    一大早出来放牛,吃一个上午,回家歇一会儿,下午又牵出来放,这样能减少储存牛食。

    也别说费人工,农村人,最不值钱就是人力。

    孙家的几姐妹轮着放牛。

    回到家里,父母和姐妹早就在家了。

    一大早,阿奶黄氏带着三姐妹上山砍柴,孙家夫妻下地种菜。

    黄氏年过50,但干活很利索,家里人也叫她不要干,可老太太就喜欢干活。

    三婶婶对此很有意见,说黄氏不仅替大房干活,从大姑姐得到的银钱,也全给大房。

    当然这话也只能心里嘀咕,要是说出来,三叔肯定一巴掌刮过去,因为她,三叔在大姐跟前理亏,大姐的好处,自然得不到。

    黄氏见到孙山回来,慈爱地笑着问:“饿不饿,阿奶煮个鸡蛋粉给你吃。”

    中午不吃饭,这个习惯真得很难受,可家里的条件不允许,孙山花了很长时间才习惯。

    摇了摇头说:“不饿。”的确不饿,刚吃了一个番薯,肚子能半饱。

    黄氏只是问一下,完全不理会孙山的意见,哪会不饿,小娃子就应该吃多些,快快长大。

    吩咐苏氏:“去煮个鸡蛋粉给山子吃。”

    穿过堂屋,走进放粮食的地方。拿出一个鸡蛋,一个米粉,递给苏氏。

    苏氏接过,问了一句:“阿娘,你不吃吗?”

    黄氏摇了摇头:“等会吃个番薯就行,只做给山子吃。”

    大人熬一熬,就过去,家里条件有限,粮食肯定紧着小孙子。

    孙山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吃独食的滋味真难受,特别自己不是真小孩,让一家老小看着自己吃,多尴尬。

    很快苏氏做好鸡蛋米粉,端到孙山跟前,摸了摸他的偏黄头发,温柔地说:“山子,快吃,趁热吃。”

    儿子的头发还是那么黄,小身板也没见长高,都怪我摔下野猪坡,使得他早早出来,成为早产儿。

    身子和村里的娃子比差太多了,哎,往后,可要精细养才行。

    一碗普通的鸡蛋米粉,上面还铺了几条青菜,看着特别诱人。

    孙山是个孝顺的好娃子,对着黄氏说:“阿奶,你也吃。”

    黄氏啃着番薯,笑着说:“乖孙吃,阿奶不喜欢吃,阿奶吃番薯就行。”小孙子真孝顺,比其家里的其他娃子孝顺。

    孙山知道黄氏不会吃,无奈地夹起米粉,哆嗦地吸入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