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不过他这个矿长可是狗熊敬礼,一手遮天。说穿了就是金矿的大横把,绿林道的大当家!当时他就任命了内四梁,他们叫做长老。推选了外八柱,就是各区区长。绺子也不叫绺子,取个名叫热勒图加共和国!

    跟绺子最大的不同就是总催,他们的总催和真正国家的公安司法差不多。四梁八柱犯法免刑,其他人犯法,都得依律论罪。

    谢列德金一伙怕的就是,哪一天再冒出个不要命的再干他们一锤子。

    在这里淘金的华工多数都见识过大清那样的泱泱大国,他们这儿只能算是个“腚眼子国”。这也是热勒图加帝国在华人老百姓当中的“美称”。

    有了金子万物不愁。海兰泡、贝加尔、伊尔库茨克、尼布楚、赤塔等地的商人或住民也纷纷来此贩卖粮食和杂货。

    腚眼子国以百万街为中心,建有欧式风格的面包店、酒店、旅馆、澡堂、游乐场。尤其是娱乐场所多达一百五十家,都是宽敞的木造洋房。

    在寒冷的北方,澡堂子才是真正带来快乐的地方。

    主街道两旁则是矿工支木结构的避寒冬舍,街道中央是国家行政厅,人称“11扇”。11扇衙门前面有一口大吊钟,两侧还各有一门铁炮装点门面,吓唬人用的。右有教堂,左右军火库。对面还有一家医院。

    矿区对道路的设计也有一定讲究,每十里必有一更棚,步兵二人守之。沿途还有骑兵巡逻!

    腚眼子热勒图加帝国在清朝地盘建国,大清国楞不知道!

    等到黑龙江将军发现这个国中之国的时候,热勒图加共和国已经存在两年了。

    国土丢不丢,大清不在乎;百姓死不死,当官儿的不在乎;金子有没有,大清国很在乎!

    国土人民都不争,金子豁出命也得争。

    利益之争,先谈后打,先礼后兵。俄国人赖着不走,清政府调兵遣将,准备开打!

    老毛子不是没怕性,只要你敢伸手揍他,他真狗熊!康熙爷揍过他,现在小日本儿同样揍他!只要敢于揍他,他比狗熊还熊。

    大清国怕洋人,根本不是被人家打怕的,是纯纯地被人家吓怕的,蒙怕的。越是愚蠢腐败的政府,越好吓唬。

    清军这边厉兵秣马,还没动手,盘踞在胭脂沟的老毛子就真毛了。毛手毛脚逃出黑龙江,逃回俄国去了。

    清廷收复了胭脂沟,却未在当地驻兵留守。一群蠢猪,安逸惯了,只想坐享其成!

    逃过黑龙江的老毛子,在西伯利亚冷而且穷,在贝加尔湖穷而且冷,在外兴安岭同样又冷又穷。没过两年他们发现大清国那块黄金宝地,没有一兵一卒,又成了荒地。

    再闯过去,再次“复国”!

    老毛子来来去去,腚眼子大个地方总有老毛子想“复国”。清廷无奈,在胭脂沟正式建立了漠河官办金矿!

    “庚子事变”,老毛子伙同八国联军一直打到北京,他们逼着清政府解散了漠河金厂,大量征调抓捕中国民工为他们盗采金矿……

    不管是俄国沙皇,还是阿穆尔总督,万万没想到,强大的沙皇帝国的军队会败给小日本儿!海上败了,陆上败得更惨。

    十几万陆军一夜之间都变成了狼奔豕突的花膀子队。

    辽东一败再败,辽北一败再败,吉林一败再败。俄国人在中国成了过街老鼠。他们深怕有朝一日,这块黄金宝地也站不住脚。不是被中国夺回去,就是被小日本儿夺过去。他们更加疯狂地掠夺金沙金矿!

    不管是中国的俄国的,不管是平民还是土匪官军,只要还能出把力的,统统被他们抓到胭脂沟捞金做苦力!否则于显龙他们也不会活着离开横道河子。

    哈里马科夫被削去了军职,被派到胭脂沟向一位被称作凯瑟琳夫人的神秘人物报到,替她看管淘金劳工。

    秦歪脖子从那拉街逃跑以后直接逃往哈尔滨,同样也被派到胭脂沟。不过他毕竟是老毛子的走狗花膀子,被指派为哈里马科夫的帮手走狗,混了个监工!

    他可不管每天出多少金砂,反正不管金山银山,他一分也捞不着。他只有一个念头,趁这个机会弄死于显龙!

    于显龙他们被带进胭脂沟才发现,在吉林地界花膀子老鹰标已经十分稀罕。可是在这里到处都是,根本用不着拿毛巾白布条子代替。甚至街道的马车夫,房前玩耍的孩子也有袖子上缀着老鹰标的。

    胭脂沟简直就是花膀子窝。

    于显龙亲眼看见了传说的11扇,原来是一幢有着11扇窗户的木头房子。房子顶上同样有一个跟横道河子火车站一样的红色尖顶子。

    他们在11扇大院门外站了足有一袋烟的工夫,从那木房子里出来一个大个子大胡子大肚子的老毛子。秦歪脖子点头哈腰,狗一样跟在他的身后。

    那个老毛子点了点人数,嘟噜一句。秦歪脖子喊了一声:“都跟着走!”

    于显龙四下张望,既没发现白大姑娘,也没看见哈里马科夫。

    胭脂沟河边的山坡草地上,架着一排排溜金槽子。

    那是用木板钉成的长一丈宽二尺深一尺五寸大木槽,在底部放入毛毡,再放入梯子状木格,一般由二到三人上溜,把矿砂铲到溜上积料,再舀水洗料。然后把毛毡上的重砂,用水舀到金簸子里,用水摇,最后拿到的才是金砂。

    于显龙的活儿就是端着金簸子,在河水里摇金砂。这是淘金者中最苦最累的工作。他们十个人各自站在水里摇那只金簸子,木制的簸箕尾部有一根皮绳挂在脖子上,两手端着木簸箕旋转摇动。用力大了金砂会抛出去,金簸头便一顿痛骂甚至挨小把头的皮鞭;用力小了,杂质很难清理出去,进度慢了同样挨打受骂。

    秦歪脖子就是胭脂沟淘金场的小金把头。

    在这个地方不论什么名词都要加一个金字,木制簸箕要叫金簸子,挖沙的铁锹要叫金锹;管理整个金厂的叫大金把头,分工管理运沙子的叫金筐头,管理溜金砂的叫金槽头,管理于显龙他们的叫金簸头。

    秦歪脖子是大金把头的手下,负责五架溜金槽子的监督。可这两天他别的不管,盯紧了于显龙。他手里也拿了根柞木棍子,跟于显龙那根基本一样。

    无奈于显龙头脑聪明,什么事一学就会,别人摇金簸子每每出岔子挨打,他却一回错都没出。秦歪脖子暗暗咬牙。

    在秦歪脖子的监视下,二十几个男人足足劳作了一个上午,直到秦歪脖子喊了声:“歇晌啦!”于显龙才摘掉簸箕,蹚出河水。午饭是白面馒头豆腐汤,金伙子们来到木刻楞的大伙房前领饭领菜。

    于显龙暗想,这地方伙食还算不错。他领了三个馒头,顺势咬了一口,不禁一咧嘴,一股桦树皮的苦涩直冲咽喉!原来白面里掺杂了大量的桦木锯末子。他又打了一碗豆腐汤,找了一个平整的树墩子准备坐下吃饭。

    他刚喝了一口豆腐汤,秦歪脖子突然冲过来,抡起柞木棍子就打下来,嘴里骂道:“你他妈敢坐山神爷的饭桌,老子弄死你!”于显龙手里的粗瓷大碗被他打得粉碎!

    柞木棍子,于显龙再熟悉不过,他也知道秦歪脖子这根柞木棍子就是给自己预备的!出于本能反应,他一侧身腾身跃起,左手一拨右手探出抓住棍身,往怀里一带,抬起一脚将秦歪脖子踹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