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京都。

    华夏文化部。

    会议室里,韩熙和安震看着对面一言不发的周程度。

    有些焦急的问道。

    “不知周部长如此紧急找我们过来,是有什么要紧的事吗?”

    作为华夏教育部的两位领导人,高考刚结束不久。

    分数线统计,各大高校招生需求,政策改革等一系列的事都堆在一起。

    所以,他俩真的很忙的!

    周程度笑着摇了摇头,把眼前的茶杯推了推。

    “两位稍安勿躁,还需要请几位老前辈过来。”

    “什么事?值得你这么兴师动众的。”

    韩熙反问。

    “有关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事!”

    “……”

    “那我俩就在等着,看一看你说的有关国家民族未来的事。”

    “如此甚好!”

    ……

    又过了半个小时。

    天色彻底暗了下来,随着城市的霓虹灯亮起,几道苍老的身影推开会议室大门走了进来。

    “韩老,宁老,刘老,赵老,鞠老,邓老,庞老。”

    看到几人进来,周程度连忙起身迎接。

    就连对面的韩熙和安震两人,也在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浓浓的震惊。

    “这几位怎么都来了?”

    来不及反应,两人也飞快的迎了上去。

    这几位可都是华夏文坛支柱,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整个华夏的文化发展。

    他们必须尊敬!

    “哎呀,我们还没老到走不动路,不用扶我们。”

    走在最前的赵文华摆了摆手,躲过周程度想要搀扶的手,径直走到首位座椅上坐了下来。

    紧接着邓、庞、鞠、刘、韩、宁、几人依次坐了下来。

    等几人坐下,周程度三人才在赵文华的示意下小心翼翼的坐了下来。

    说实话,面对面见到这几位,说不紧张那是假的。

    “周小子,今日你大动干戈的把我们唤过来,有什么事你就说吧。”

    赵文华,慈祥的道。

    “今日我请几位老前辈过来,所为的是一件为国为民的大事。”

    周程度神情认真。

    “行,那你就开始吧。”

    赵文华也收起了笑意,脸色严肃了起来。

    “我想请问安部长,教育部的书籍教材是否已经几年未有更新了?”

    周程度把头转向身旁的安震问道。

    “最近几年是没有怎么更新,不知道周部长的意思是?”

    安震倒也没有多想,毕竟这是众人皆知的事。

    “我想修改教材!”

    “修改教材?”

    还不等周程度说完,安震和韩熙异口同声的开口。

    “周部长,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但是一本好教材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以,给我一个能说服我的理由!”

    安震思考片刻,还是忍不住说了出来。

    教材问题刚得到平复。

    如今周程度又想把这种刚扭转过来的局面破坏掉,他究竟是何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