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传统做青贮饲料需要很多步骤——分类、粉碎、加乳酸菌、做卷、打包等等,需要多人协作才能完成,而且需要时间去发酵后才能使用。

    但上林署内的已经建设完毕的智能仓库可以完成90%的工作,调节温度湿度菌类密度等,大家只需要把材料分类好,放到指定的仓室即可。

    “就这么放着就行?不用再做别的了?”

    看着机器一斗斗的把收割好的青贮材料送进仓库整齐堆放好,有个老人杵着铁锹问道。

    “对,这个只要按照……”

    林渔简单解释了下这里边的原理,老人惊讶的眼皱纹都浅了:“不得了不得了,还是得多读书,以前这些活儿我们十几个人都得干两三天,现在这么一收一堆就行了,了不得了不得。”

    “读书重要,你们的经验也重要。”

    林渔跟着大家往回走,这会儿青贮已经全部收割完成,剩下的都是开车那个小队的工作,他们这些做收尾工作的可以先歇一会儿了。

    “就像这个饲料怎么用还是你们告诉我的呢,都说好材料喂好牲畜,但不把发酵好的饲料配着干草一起吃,牛羊还会烧心(胃酸过多)生病这事儿,你们要是不说,我上哪儿知道去是吧?”

    林老板特别会跟老人聊天,好奇心又重,总能找到合适的话题加入进去,一时间,大家伙都围着他坐,气氛十分融洽。

    系统提供的草种品质优良,即便到了深秋近冬,长势依旧茂盛。

    草原辽阔,从眼前一直绵延到视线极远处。

    由于后期牲畜牛马羊群一直在不停扩张,为了避免影响游客体验,游玩儿区和放牧区已经进行了大范围分离,这次收割的就是放牧区的青贮,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收割后的青黄草茬和草原的分界线。

    “今天天气好晴朗,处处好风光~”

    林老板每日一换的铃声再次响起,看了一眼,是陈新文。

    “老板,何先生已经到了,我先带他们去会客室,您这会儿方便过来吗?”

    林渔起身,拍拍屁股上的草屑,道:“你先通知张经理去接待一下,如果顺利就直接带他们过来,我就在上林苑等着你们。”

    挂断电话,林渔跟几位老人告别:“叔叔大爷们,你们等会儿收工之后今天就没别的活计了,早点儿回家休息,我就先走了哈。”

    都知道他有正事儿要做,大家赶紧摆手让他去忙。

    等人走远了,老人们才捡起话题,但这次主角已经变成了刚离开的那位——

    “小伙子看着爱玩儿爱闹的,但这一天天的事儿可真不少,刚坐多大一会儿就有人找,真不容易。“

    一个大伯从口袋里掏出皱巴巴的烟盒,抽出一根在鼻子下嗅了嗅:“要不人家能当老板呢,这么短时间就铺这么大摊子,那能是一般人?”

    时值正午,太阳已经上来了,光线明亮炙热。

    有人拿着帽子扇风,附和道:“说的是,像我这活了年纪一大把还不是只能给小年轻打工,人家动动嘴就大把大把的赚钱,时代不同咯。”

    这话多少带了点儿酸气。

    有人笑笑不语,有人却看不惯:“年轻人多的是,能和小老板这样的有几个?咱没学历没手艺就能出个大力的,除了在这儿谁还给开这么高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