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系统说的是事实,虽然他没有情商这种东西,但它熟悉大数据啊。

    相关数据分析后它发现,自主创业的年轻人只要手上事业呈正面发展状态,不论这个成功是大还是小,就很少会选择继续打工。

    这大概是切身感受问题。

    “不是让他当员工,是有个想法要跟他碰一下,也算开拓下业务。”

    林老板神神秘秘的没多说,而是出门按照系统给的地方找了过去。

    陈辛树属于林渔“人才计划”里需要招揽的那一批,再加上上次老教授申请拖家带口来常住的事件,林渔就放宽了桂花巷的申请标准,除了员工外,还加入了“合作人才”特殊申请方式。

    其中具体细则不一一说明,总之有规划有约束,对双方都有好处。

    陈辛树就申请了桂花巷的一座房子当新的工作室,当然,为了保持一定的合理化,他选完房型布局后房子再开始建设,所以他跟团队几个人暂时住在鸣蝉小筑里。

    “林老板,好久不见,快进来。”

    陈辛树接到电话后就赶紧简单收拾了下乱糟糟的客厅,但等林渔进来的时候,还是见识了“艺术家们”的疯狂——

    满地乱扔的草稿纸:有画了一半的设计图、看不出是什么的速写图案、还有被揉成一团团的废纸散落在垃圾桶周围。

    客厅中间并列放着两张长桌,桌上布料、尺子、针线剪刀等工具胡乱放着,裁剪的没裁剪的布料在桌面上铺陈随意,几个年轻人在桌边忙碌,见他过来都点头招呼,还有端着托盘送来饮料的。

    有活力、乱中有序、年轻的团队——这是林渔的整体感受。

    “你们去忙吧,我跟林老板聊聊天。”陈辛树让小伙伴儿各自去忙,带着林渔到了窗边的休息区坐下:“不好意思林老板,让您见笑了,有点儿乱。”

    “正常正常,工作嘛,忙起来谁还顾得上那么多呢,主要设计图和衣服好看就行……”

    官方寒暄走一波之后,林渔说出来的目的:“陈老师,我想问下,你的设计团队主要接哪一类的订单,风格和受众人群有倾向吗?”

    陈辛树有点儿惊讶,他其实以为林渔这次来是跟他谈签约团队的事情,因为明显随着游客增多和虚拟试衣间的应用,游客们对搭配试衣购买的需求大大增加了,服装素材库急需随时填充,正需要招揽设计人才。

    但听话音,林渔好像有另外的打算,这倒是出乎他的意料。

    想了想,陈辛树答道:“风格的话,因为我们团队设计师偏向年轻化,所以擅长喜欢的方向更偏向于18-30岁左右的年轻人群,包括……之前的目标客户大多是大学生和初入社会的白领,偶尔也会接一些学校庆典的表演服装之类的。”

    林渔听完眼睛一亮:“那你们考虑接舞台服装吗,打歌服表演服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