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林大军今天顺便把小婉和林红军的入学手续也办了,不过现在是暑假,要到八月中旬才开学。小宝也要在开学后上一年育红班。都在厂里的子弟学校。

    拖拉机厂就是一个小小的王国,有厂区,宿舍区,学校,医院,大大小小的食堂,还有自己的围墙,你需要的一切,基本都能在这里解决,包括生老病死。

    林大军今天去运输队报到,给他派了车,不过暂时没有搭档,人都在外面跑呢,队长的意思是,让他跑一段时间短途,先不拉拖拉机,先给后勤买买菜拉拉东西啥的,等过一段时间再看情况给他找个搭档一起跑。听他说会修车,那就更好了。其实林大军短期内也不想再出长途了,林红旗和楚一宸一走,就是赵厂长两口子住得再近,外人看起来也有点名不正言不顺,没法直接管。

    这样安排,就算是他上班了,孩子们也上学了,马素英说厂里大半职工家的孩子中午晚上都拿着饭盒去厂里打饭回家吃,厂里也算是照顾职工,给的份量都足,一份饭至少够两个孩子吃,比自家做饭还划算。厂里伙食也不错,一个星期至少能喝一次牛肉汤,还能吃上两次肉。

    林大军觉得这倒是好事,也不能老让闺女给这一大家子人做饭,闺女又不是他家的保姆。再说了,别人家孩子都在厂里吃,自己家不在,也有点太扎眼。

    马素英告诉林红军和小婉,她认识很多市里的供应关系,粮站啊什么的都有,有渠道能买到各种高价副食品和粮食,当然也有肉,面料啥的也能从供销社买到瑕疵品,都能过了人前的。以前她家人少,又都在厂里吃饭,很多东西她都没要,不过现在林家人多需要的也多,该买的她都会去买,让林小婉这几天没事跟着她一起去混个脸熟,她要是没空去,就让小婉自己去买了。

    之所以不让林红军去,还是因为他整个人的气质,一看就不是厂里或者县里长大的孩子,还是不要太招人的眼。马素英还说,虽然这学校现在也不咋上课,但是一个学期也还要去几天,要是出门,让林红军拿点石榴皮泡水把脸和手抹得黄一点。衣服也是,穿现在这种旧衣服挺好的。

    马素英这会儿激动过去,理智就回来了。小明现在还是不惹眼是第一要务。

    马素英又问起来林小婉和小宝的衣服够不够,指点他们,趁着刚搬完家,天气也正热着,把她们冬天的衣服都抱出来晒一晒洗一洗,被褥也是,要是有短的破了的,就都抱出来,她给帮着收拾收拾。这几天她也天天来,帮着把林红军冬天的衣服也给改上几件,把林家的冬天衣服被褥该絮的絮上一层棉花。估计还要做几双棉鞋和秋天做的夹鞋。还絮叨着这日子过的,家里不说别人,林小婉一个姑娘家,窗户上都没个窗帘。

    这事林小婉没想过,在现代哪有还重新絮棉花的,不暖和了就重新买就是了。

    这就是在以前的日子里,家里不能没个成年女人的原因。要是一个家里没妈,孩子们可不是就穿得破衣烂衫的。

    马素英虽然主要是为小明,对林家也很是真诚了。

    不过窗帘这个事儿倒让林红旗听进了心里。妹妹眼看着就要成个大姑娘了,房间窗户没个窗帘可不行。

    不过这些天家里吃的很不差啊,他和老楚,小宝都吃胖了,他自己的腰都能摸出来肉了,林大军是在家没吃几顿饭,没胖正常,小明是估摸着受了大罪,就那看着也胖了,可自己妹妹看着是一点肉都没长,每顿饭吃得跟个小猫儿一样,就吃那么一点点,这可愁死他了。是不是天太热,小婉老是做饭才长不胖?

    存了这个心思,从第二天起,林红旗和楚一宸就开着车把L市转了一个遍。说是要熟悉这个城市,实际就是看看有什么好吃的能给妹妹补补的。

    林小婉可不管这些,她正料理那块牛肉,要做牛肉酱。

    说是牛肉酱,她其实是学的后世国民女神那样的,大量的油,辣椒,豆豉做的。不过自家做,牛肉还是比外面买的多多了,除了切成骰子那么大的牛肉丁外,还放了好多泡发的香菇,花生米,炸透的豆腐丁。

    锅里下足够多的油,豆豉剁碎下锅炸透炸酥,放很多的花椒进去,还有辣椒面,小火慢慢炒,把油都炒到金红,转大火,再把牛肉丁,香菇丁,花生米,豆腐丁都放进去炒,放一点生抽,一点林大军的老白干,转小火慢慢熬,熬到三四个小时,酱里一点水分都没了,才算是出锅。过程中不用加一盐。

    林小婉不知道,这个酱怎么这么香啊,香得不光是马素英,左右邻居都过来问这是做得什么饭。

    马素英正好跟左右邻居介绍了林家,拉着小婉的手说这是她家老赵老战友家的孩子,刚搬来,让大家以后多照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