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绿腰很是歉意的向黛玉几位解释:“咱们奶奶前几日病刚好,却是听说荣国府乃是百年望族,家里有前朝遗留下来的大花园子,故而跟着来见识见识,谁料,又发病了,真是对不起几位姑娘了,扰了姑娘们的雅兴,还请几位姑娘谅解。”

    黛玉几个闻言面面相觑,这就受不得了,她之前鼻孔朝天,翻着白眼看人又怎么说?

    四个姑娘中迎春最大,看着绿腰殷切的目光,迎春忙着表示不会计较,反倒给她主仆道恼:“都怪我们不了解情况,不该拉着卫大奶奶来赏梅,我这就派人去传话,今日正好请了王太医父子过府吃酒,正好替卫大奶奶诊诊脉!”

    杨淑慧闻听这话,顿时浑身绷紧,绿腰感应到杨淑慧之意,忙着摆手:“不用不用,家里有现成的汤药,只要姑娘替我们把卫家的马车与出行婆子叫过来就好!”

    迎春真心实意替杨淑慧担心,执意要请王太医:“这不能,你家大奶奶在我家犯病,我们两家又是世交,我哥哥又与你家二少爷是同僚,且你家老爷,大少爷又不在京都,我岂能能让你们带病奔波?”

    绿腰大冷天急得汗水直滴,眼睛想着黛玉探春几个求救。

    黛玉探春明知其装病,传出去岂不坐实自己姐妹恃才傲物欺负人?

    她们岂肯背这个诬栽,只是帮着迎春劝说,要请王太医。

    杨淑慧一见这阵势,知道病遁不成,只得慢慢睁开眼睛,故作眼神迷蒙,左瞧右瞄:“哎哟,我这是怎么啦,头好晕,绿腰?”

    绿腰忙着道:“奶奶方才赏梅,大约是吹了冷风的缘故,估莫旧疾发作了。”

    杨淑慧虚弱的看着黛玉与探春:“真对不起妹妹们,瞧我这身子真不中用,扰了妹妹们的雅兴甚是惭愧,我这头晕得很,就不掺和你们小姑娘玩闹了,我且歇歇,妹妹们自便吧!”

    方才还兴致勃勃要比赛作诗,这般时候又说人家是小孩子玩闹,真是让人不知道如何反应才好。

    迎春瞧着黛玉探春几个眉来眼去,神情不对,脑子突突一跳,顿时明白个中缘故,却是迎春一贯与人为善,且今日自家是东道,不好得罪客人,遂一笑:“既如此,卫大奶奶回暖阁歇息,我还要带妹妹们去折几枝梅花回来替老太太插瓶!”

    黛玉探春还能勉强憋住,惜春却是眉眼弯弯抿嘴笑,被黛玉捏捏腮帮她才扁嘴忍住了。

    迎春几个折好了梅花枝回来,杨淑慧很理智的走掉了。

    ?橘回禀道:“姑娘们刚刚离开,卫大奶奶就走了,她那跑路速度比拉车妈妈们还要快呢,哪有半点病弱之态。”

    黛玉姐妹会心一笑,再不提她也就罢了。

    迎春笑过之后却沉默片刻:“毕竟我们是主人,还是派个人过去瞧瞧,顺便给祖母与二嫂说明情况,免得她在老太太面前添油加醋,我们措手不及。”

    ?橘笑道:“姑娘放心,司琪跟去了,她跟萱草堂的几位管事都熟,必定能够把话传到二奶奶与老太太耳里。”

    黛玉闻言一笑,玉手指着?橘:“好丫头做得好,回去姑娘要赏你!”

    ?橘闻言大喜,笑盈盈蹬身一礼:“姑娘若是赏赐奴婢,就赏赐奴婢几张花样子吧,上一次姑娘赏赐我的喜鹊登梅图,我绣了一套蚊帐背面枕巾成盖头丝帕子送给我表姐成亲,把她们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眼馋的不得了呢,都说比京都铺子里买的苏绣也不差分毫。“

    黛玉抿嘴一乐:“傻丫头,那是你绣工好,不是我的画好!”

    ?橘摇头:“才不呢,是姑娘画得好,大家都说有灵气呢!”

    黛玉伸出一根细嫩的指头:“一双绣花鞋!”

    ?橘大喜,抓住黛玉的衣袖只摇晃:“别说一双,就是十双也成啊!”

    黛玉拍手:“好,就依你,一年十双鞋哟!”

    惜春一愣:“一幅画十双鞋啊,?橘,我帮你画吧?”

    黛玉闻言一叹:“哎,怪得人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也!”

    惜春闻言顿时脸一红,拉着黛玉扭股糖似的不依:“林姐姐不许这么说人家嘛!”

    她不是贪东西,实在是?橘的绣工好,比她的丫头好,甚至比宁府的绣娘都要好。

    ?橘的绣工当然好,她当初就是因为绣工好才被挑上伺候小姐,不然也不会取名叫?橘。

    回头却说司琪来到萱草堂,将东院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凤姐,凤姐第一时间派人告诉了贾琏。

    贾琏因怕卫大奶奶回去挑拨,便偷偷告诉了卫若兰,言称家里几个姑娘年纪小,不知道容让,跟卫大奶奶因为诗词的事情产生丁点误会。

    卫若兰一听这话就红了脸。

    冯紫英几个更是大笑起来,原来这位卫大奶奶在娘家的时候就自恃才高,在京都是出了名的恃才傲物,只是大家都知道她自小定给了卫家长子,故而,大家看在卫将军面上不予理睬,这才相安无事。

    却不料她今日走了背字,让她碰见惜春这个眼不容沙子的小辣子。

    于是,迎春抄写的诗词也传到贾琏手里,冯紫英在旁边瞟了一眼,一下眼睛亮了:“这是你家妹妹的的手笔?”

    贾琏抿嘴暗乐:“大约是吧!”

    迎春的字儿在姐妹中并不出挑,但是一手簪花小楷也很漂亮,在闺阁女子中也算上乘了。

    贾琏不愿意把妹妹的名字胡乱告人,冯紫英可是身怀斥候的本事,见贾琏不语,瞄了眼司琪,趁着贾琏离开,冯紫英便问宝玉:“那丫头是你二哥哥的房里人?”

    宝玉笑着打了下冯紫英:“可别胡说,她是我二姐姐的得力丫头。”

    冯紫英心头暗喜,原来这字儿是贾府二姑娘的手笔,诗好字儿也好,可惜被贾琏揣怀里去了。

    好么农资一般是十八岁才说亲,卫若兰十五岁却也知道些世事,见冯子英东打听西打听,不由心头一动,暗暗拉扯冯紫英,眼中满是戏谑:“二哥,你想做什么?”

    冯紫英一笑:“没什么!”

    卫若兰越发抓住他,贴近些耳语道:“我跟宝玉玩得来,他说他姐姐比他大四岁,宝玉只有八岁,他姐姐是腊月生人,大月不算岁数,虚岁才十三,二哥你多大了,你已经是老牛咯!”

    冯紫英老脸一红:“别胡说!”

    他不过是看着这诗词写的好,字儿也好,难眠畅想一下姑娘肯定貌美而已。

    当然,冯紫英在心中肯定了迎春的美貌,只看贾琏的容貌,他的妹子必定错不了,再加上有才,真正是才貌双全了。

    这真是门第家私人才□□都配得上,唯一不美,姑娘岁数小了些,冯紫英已经十八岁了,婚配在急,她母亲正在四处相看,恨不得马上迎娶。

    贾府的几个姑娘离出嫁还早呢。

    说起来迎春的年岁跟卫若兰很相称。

    不过今日见了卫家的大奶奶,卫将军夫人也是杨家人,相信迎春三姐妹没有一个乐意嫁进卫家了。

    贾琏也在心里叹息,可怜湘云妹妹,前半生被这样的婆婆嫂子磋磨,那该过得多么糟心,后半生深陷泥潭。

    想着湘云,贾琏不由想起史家的史铮,他跟贾府是血脉至亲,却跟贾琏贾蓉不亲厚,却跟石家石克明毫不遮掩的亲近。

    思及此,贾琏直觉得牙齿有些疼。

    细思忖,这也不怪史家与史铮,如今豪门大族讲究的就是同气连枝,史家跟贾府已经隔了三代,保龄侯长子史锋,却是娶得石克明的嫡出二姐,两家是热乎乎的姻亲。

    且史锋是保龄侯府的继承人,石大奶奶是未来的侯府主母,史家更亲近石家也是该当。

    合不该石家的二太太是福庆郡主,她哥哥忠义郡王是个造反王爷。

    虽然石克明的父亲石光琉与石光珠水火不容,可是,血脉至亲难以斩断。他们一家子闹得不开心,可是一旦有大事,却要共同进退。

    福庆一家人谋反,石家满门都跑不掉共犯罪名,只要忠义郡王与福庆兄妹这边一开始举旗,石家即便丝毫不闻,那也是反贼眷属,形同反贼。

    前世史家就没落得好。

    石家被忠义郡王与福庆公主牵连获罪,史家是石家姻亲,难免遭受牵连,最可笑是史锋史铮还成了忠义郡王造反密谋大会的座上客,甚至毁家筹钱支持忠义郡王举事,据说那血手印就有史家一份。

    贾琏也是后来才知道史家的情况,当时贾琏是很奇怪的,史家也没有贵妃省亲,也没跟宁府一般大操大办丧事,为什么就穷的揭不开锅了。怪不得史湘云天天做针线做大深更半夜,却是当家人把银子都拿去支持造反了。

    这一次春节走亲戚串门子吃酒,论理,史家应该初四出门第一家就应该来贾府才是,史家就漏过了贾母这个老姑母,先去了石家吃酒。

    初六这日,保龄侯父子奉命出京,保龄侯夫人才带着儿媳妇与女儿上门。好在贾母从来没指望史家,反倒时时挂心跟在史鼐任上的史湘云。

    说七里保龄侯真心不咋的,他继承了哥哥的爵位,却不好生教养哥哥的遗腹子,这才是贾母最不待见保龄侯的缘故。

    贾琏不由感叹,贾府的四大姻亲,竟是个个屁股不干净。

    chapter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