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自从去天龙寺回来后,江云柳就没空出去了。因为,闻人晗煊求的赐婚圣旨下来了。

    江云柳看着手里的赐婚圣旨脸上的笑意更深了,一整日嘴角的笑容都没放下过。

    圣旨下来后闻人晗煊便忙着提亲的事,而太子这边忙着婚礼的事。

    古代的婚礼一般是:“一曰纳采,二曰问吉,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这就是古代婚礼所分的六个阶段,俗称“六礼”。

    一、纳采:这是议婚的第一阶段,男方请媒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家求婚。采就是礼物,一般为大雁,雁一律必须是活的。为何用雁?雁为候鸟,取象征顺乎阴阳之意,后来又发展了新意,说雁失配偶,终生不再成双,取其忠贞。除雁之外,再辅以其他礼物,最多时有30余种:玄(赤黑色的丝结)、纁(浅红色裳)、羊、清酒、白酒、粳米、稷米、蒲(草)、苇、卷柏(长生草)、嘉禾(三苗共穗)、长命缕、胶、漆、五色丝、合欢铃、九子墨、、金钱、禄得、香草、凤皇(头饰)、舍利兽、鸳鸯、寿福寿、鱼、鹿、乌、九子妇、阳燧。

    纳采后便是问名,问名是求婚后,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但是皇室高官的媒人有专门的媒人过来,称为官媒。

    问名后纳吉,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仪礼。又叫“订盟”。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礼。古俗,照例要用雁,作为婚事已定的信物。后发展到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礼香烛、甚至羊猪等,故又称送定或定聘。

    纳吉过后纳征,纳征是订盟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是成婚阶段的仪礼。这项成婚礼又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等。后来,这项仪式还采取了回礼的做法,将聘礼中食品的一部或全部退还;或受聘后,将女家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为回礼。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数目取双忌单。

    纳征结束便是请期,请期:送完聘礼后,选择结婚日期,备礼到女家,征得同意时的仪式。古俗照例用雁,礼品一般从简,请期礼往往和过聘礼结合起来,随过大礼同时决定婚期。

    请期后便是亲迎,而亲迎就是新婿亲往女家迎聚的仪式。这项仪礼往往被看做婚礼的主要程序,而前五项则当成议婚、订婚等过渡性礼仪。这些形式中有一部分出于社交关系的需要,如女家的“添妆”,到男家时的“开揖”、“闹洞房”等,都是确立社会关系的仪礼。纯属亲迎部分的仪式,一般用花轿,分双顶或单顶,扶亲妇上轿的“送亲嫂”,陪新郎至女家接人的“迎亲客”,都各有要求,起轿、回车马、迎轿、下轿、祭拜天地、行合欢礼、入洞房……每一过程又都有几种到十几种形式,大多表示祝吉驱邪。

    这日江云柳正常下值,一回来便看到前厅放着闻人晗煊送来的提亲聘礼。

    江云柳看了一下,有聘金、聘饼,一担(五十公斤)、海味(各种海鲜)、三牲(两对鸡,两雄两雌,猪肉三至五斤起双飞)、鱼(鲮鱼一条)、椰子(即有爷(椰)有子的意思)、酒(四支,表示爱情浓郁)、四京果(龙眼干、荔枝干、合桃干和连壳花生)、生果(生生猛猛的意思)。

    四色糖(冰糖、桔饼、冬瓜糖和金茦、茶叶、芝麻,因为种植茶叶必须用种子、故以茶叶作礼品)、帖盒(礼金盒)(盒子里有莲子、百合、青缕、扁柏、槟椰两对、芝麻、红豆、绿豆、红枣、合桃干、龙眼干、红豆绳、利是、聘金、饰金、龙凤烛)。

    一幅对联,香炮镯金,香(无骨透脚青),炮(大鞭炮和大火炮),镯(龙凤成对喜镯)、斗二米,男方准备十二斤糯米、三斤二两砂糖,给女方做汤圆用的。

    云婶看到她回来了,笑着说道。

    “你回来了?你上值时宸亲王便过来提亲了,皇室的婚礼与我们村大有不同。我也不知道如何做,不过还好有威远侯夫人在一旁看着。”

    “娘,你跟威远侯夫人学学。往后纪年成婚了,你便不用这么紧张了。”

    “是啊,纪年这孩子争气。听说他在学堂里学的不错,成绩也是往前靠着。”

    “纪年聪明,往后他科考了你就大可放心了。”

    “柳儿,我和刘大哥很感谢你。”

    “娘,你这话说的。当初若不是你帮衬我,我也会饿死的。”

    说着说着,云婶便红了眼眶。

    “柳儿,我知道你不是她。”

    江云柳听到她这话内心颤了一下,心久久无法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