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坐在龙椅上的朱厚现在同样无比纠结,因为他不确定张仑会不会如刘禅那般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毕竟张仑才三十岁,而且并无显眼的功绩!

    先辈的功绩自然不应被遗忘,但不能成为其子孙攫取财富和权力的资本!

    不过就目前的状况而言,于谢迁、杨廷和等文臣,由李承勋出任荡寇总督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李承勋为人刚直,且善于兵事,荡寇总督需要一位老成持重、见识长远的贤臣出任,而李承勋无疑是此刻最佳的人选!

    但武将勋戚定然不会同意,朱厚也定然不会同意!

    今日之争本就是他们一手挑起的,就是为了打压权势滔天的文臣集团,扶持武将勋戚!

    所以,李承勋这个人选早已被朱厚剔除掉了。

    尴尬的问题在于,朱厚愿意配合武将勋戚,从他们之中挑选出一位荡寇总督,奈何他们自己不争气!

    温柔乡便是英雄冢!

    常年的声色犬马、花天酒地已经磨灭了这些勋戚子弟骨子里的傲气与热血!

    除了家世较严的部分公侯世家外,可以说大明的勋戚子弟是一代不如一代!

    发展到了如今,大多都是不务正业、吃喝玩乐的废物!

    如魏国公徐鹏举,堂堂执掌应天中军都督府的应天守备,在一次应天振武营哗变之时,士兵大骂其为草包,徐鹏举竟然吓得不发一言,狼狈而逃,毫无其先祖中山王徐达横扫天下的名将风范!

    连国公世家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其余勋戚子弟又是何等的不堪!

    而老张家这一代也就出了一个张仑,他老子弱得连英国公都无法承袭!

    徐光祚此人虽颇有才能与谋略,但他不通兵事,即便毛遂自荐,朱厚也不会同意,平白浪费了这个大好机会!

    至于杨廷和这个老东西举荐的王琼,朱厚回过神来细细思索后也明白了他的鬼魅心思。

    所以这便是如今在场众人的尴尬之处。

    选张仑,谢迁与杨廷和等人会拼死反抗!

    选李承勋,便失去了扶持武将勋戚的大好机会,让他们多日谋划付诸东流!

    选王琼,朱厚脑子进水了才会做出这样的蠢事!

    朱厚现在无比羡慕当年的汉武大帝刘彻,能够亲手培养出卫青与霍去病这大汉朝的“帝国双璧”!

    偏偏如今是一个青黄不接的时候!

    老一辈的杨一清正出任陕甘总督,涉及边防国策,轻易不可调动。

    王守仁正提督操练京师三大营,也没办法兼任荡寇总督一职。

    至于郭勋,他倒是十分乐意,朱厚却不敢将这条恶犬放出去!

    年轻一辈的俞大猷才十八岁,还在跟着李良钦学习剑术。

    戚继光还没出生,他是其父老来得子,还在还不知道在哪儿投胎呢!

    至于其他的一些将领如彭泽、王宪、毛伯温等人虽然善兵事,但均是文臣出身,自然会站在杨廷和等人一方,若真出任荡寇总督一职,那这也就失去了意义。

    当年唐太宗李世民豪气干云道:“天下英雄,皆入吾彀中矣!”

    朱厚只能望洋兴叹,平白羡慕。

    沉吟良久,见群臣又开始起了骚动,朱厚不再迟疑,下令道:“授英国公张仑骠骑将军,兼荡寇总督,行‘便宜行事’之权,节制除边镇、京卫外的各地兵马,肃清天下盗乱之匪!”

    谢迁闻言眼前一黑,几乎站立不稳。

    杨廷和满脸的悲愤与不解,片刻后化为一声长叹,回到原位,失魂落魄。

    不少朝堂重臣面露惧色,陷入了惶恐不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