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眼见夏言在这里妖言惑众,颠倒黑白,殷子昂是又急又气,他急忙出言道:“先王制礼,本乎人情!”

    “昔者,武宗无子,又无同产弟援立。”

    “陛下于宪庙诸孙之列,是武宗以陛下为同胞之弟!”

    “陛下昔考献王,今考孝庙,人情之所安也。”

    殷子昂也不再提及今日议定兴献帝庙号一事,直接将众人的注意力拉回了当初朱厚即位礼法问题上,他准备从根源上劝谏陛下!

    武宗无子嗣,朱厚才得以上位。

    朱厚乃宪宗之孙,武宗同胞之弟,即位无可厚非,于法统而言并无不合礼数之处。

    昔年他是潜邸藩王,自然尊兴献王为父!

    但是他现在贵为天子,所以应该尊孝宗为父!

    毕竟皇位可是大宗世代相传!

    陛下平白得了皇位,难道就不会付出一点代价吗?

    殷子昂好歹也做了一生的御史,自然知道辩驳的技巧,不等夏言回应,他自顾自地继续驳斥夏言道:“由旁支绍正统,则不当私帝后其所生!”

    “此理易见,无难知者,老夫不知道你夏公谨这辈子读的什么‘圣贤书’!”

    这就属于人身攻击了,殷子昂无异于指着夏言的鼻子骂他: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你夏言不过是一个毫无真才实学之辈!

    群臣闻言面露喜色,这殷子昂果然不愧是御史中的“擎天柱”啊!

    他这一句“由旁支绍正统”算是给了满朝文武一个攻击的地方,不至于像先前那般抓瞎!

    陛下的确是由小宗入大宗克继大统,所以他必须尊孝宗为皇考,这是礼制!

    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夏言哪里受得了这气,急忙出言辩驳道:“孝宗宾天之日,我皇上犹未之诞生也,是孝宗固未尝以后托也!”

    “武宗宾天之日,我皇上在潜邸也,是武宗又未尝托为谁后也!”

    “其与汉宋之故事,大不相类者矣!”

    “今者必欲我皇上为孝宗之嗣,承孝宗之统,则孰为武宗之嗣,孰承武宗之统乎?”

    “窃原孝宗既以大业授之武宗矣,其心岂肯舍己之子而子兄弟之子,以绝其统乎?”

    “武宗既以大业受之孝宗矣,其心岂肯舍己之父而不之,继而委叔兄弟继之,以自绝其统乎?”

    “兹议也,二宗在天之灵,果足慰乎?”

    “尔等是人臣乎?”

    “尔等安得什么居心!”

    夏言这番话说的极有水准,朱厚看得相当过瘾,就是可惜忘了命人准备瓜子了。

    夏言并不提小宗入大宗之事,因为那是无解的。

    不管他怎样辩驳都改变不了朱厚是由小宗入大宗承袭帝位的事实!

    所以他另辟蹊径,同样从事实出发,指明孝宗和武宗宾天之时,朱厚都还在安陆的藩王,他们都未曾明言让朱厚继承帝位,克继大统!

    所以这与汉之定陶王,宋之濮王的先例大不相同!

    既然有着天差地别的不同,那朱厚为何还要同他们一样,改认先帝为皇考呢?

    夏言这是用事实去驳倒杨廷和等人的论据!

    你们的论据有问题,不充分!

    然后夏言指出现在这些满朝文武必须要让朱厚改认孝宗为父,成为其子嗣,继承孝宗的大统,那么问题来了!

    朱厚既然是孝宗的子嗣,承自孝宗大统,那谁是武宗的子嗣,继承了武宗的大统呢?

    你不可能既让朱厚成为孝宗的儿子,又让朱厚成为武宗的儿子吧!

    所以群臣所言于礼数上本就存在问题!

    接着夏言又为了驳斥群臣,光明正大地揣测了一番“圣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