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顾衍头疼嬴政的粗暴,试图劝谏他用更委婉的方式处理李牧。李将军对抗匈奴多年,比一般的将领的经验都要丰富,如果真的拿实力来比较的话,他甚至比在秦的李家的边塞作战还要强。

    而且,顾衍相信嬴政肯定非常欣赏李牧的军事素养。毕竟嬴政在西北的命令根本瞒不住人,顾衍早就知道了嬴政的计划。如今秦国对战犬戎基本是借助先进的马具,以开展运动战为主。但汉人还是在步兵军团作战更具威胁力,嬴政一直希望能做到以步兵胜胡人骑兵。

    在这方面,李牧是当之无愧的当世第一。

    他指挥的赵军甚至可以做到步兵大军团全歼骑兵大军团。要知道在战场上,骑兵军团跑起来和坦克过境没什么区别,很容易就能将步兵阵型冲散,秦国将领研究了很多年都不知道李牧究竟是怎么做到在面对骑兵冲锋的时候稳住阵型的。

    如果能收服李牧,日后出兵西域定然如虎添翼。

    “李牧将军神勇,但在赵并不受信任。赵王寡恩,李将军恐怕心有不满久矣。”顾衍平静的分析着,“赵王迁性格软弱,易听信谗言,若是我大秦可利用这点挑拨两人之间的关系......”

    “先生有多大把握李牧会归顺?”嬴政打断他。前世秦国不是没有想过策反李牧,但最后他还是得到了李牧的死讯,说明在执行上出了问题。当然前世李牧身死的结果他也不是不能接受,或者说李牧死才是他最满意的结果。他毕竟是赵国重臣,不死很可能会给统治赵地留下隐患。只是今时不同往日,他要是想要出兵西北,有李牧在当然是最好了。

    顾衍比划了个六,示意只有六成把握后遗憾的说,“我毕竟从未见过李牧将军,只是道听途说了些他和赵王的关系,具体情况并不了解。如果要拉拢李将军,还需仔细挑选出使人选才是。”

    秦赵恩怨已久,最好可以恩威并施逼李牧不得不投奔秦国。

    嬴政皱着眉头考量着可操作性。可以先挑拨赵王和李牧的关系,然后收买李牧身边的人给他传递秦意图收留他的消息,然后无非就是两中结果。挑拨成功,李牧为自保投秦,挑拨成功但赵王不愿放人,之间杀了他。

    简单地对结果有了预判,嬴政觉得两中结果他都能接受,于是对顾衍说,“寡人认为可行,先生自去安排吧!”

    “那便先不攻赵,先集中兵力拿下魏和楚?”顾衍在纸上记下嬴政的命令防止自己遗忘,嘴上说道。

    嬴政想了想,还是决定和顾衍说清楚,也好让他有个心理准备,“楚国的事恐怕需要几年,所以先生在分配粮草的时候要安排好。”留足楚国四十万大军的粮草后,再给其他出征的部队安排。

    顾衍脑子里算盘打得劈里啪啦。如今秦国实际控制面积差不多30万平方千米,有关中、河内河东、陇东陇西、巴蜀、黔中、江南、鄢郢地区,再加上还未完全收复的陶郡和楚国的三分之一国土,基本有50万平方千米不到,人口350万左右(1)。每亩地产粮三石......

    因为粮食的增产,国家税收差不多是四十万金,比以前涨了十万金,如果要支撑四十万大军的前提下再抽调粮草给其他出征的部队,那势必要征税。现在的税量是按旧时的标准收的,亩收三斛,顾衍原本是想着让百姓缓些时日再按收成增税。

    如今战事频繁,也没办法了。

    “今年秋收结束后,王上就下令按比例收税吧!”顾衍皱着眉头思考着,“但是还要和百姓说清楚,如今是战事原因按三税一来收,日后没有战事了就会减税。”他不希望把百姓的收入压得太过。

    嬴政早就想涨税了,刚刚提这件事就是为了引导顾衍主动提出涨税。如今一亩能收三石粮,但是顾衍还是让民部的税司按曾经的三斛收税,给那些百姓留两石六斛的粮食,要知道一石粮就是一个人一个月的口粮。坚定执行商君所言的秦王觉得民富而国弱,根本就不给顾衍说什么藏富于民的几乎。

    头铁的君王满意的看到自己的丞相按照自己的预计更改了政策,心里想着等国内的战事结束还有和胡人的战事呢!什么时候减税还不是他说了算?

    “对了,先生想好怎么安排那些贵女了吗?”嬴政支着头随口问道。上一次燕朝讨论的结果就是,旧韩国宗室这段时间总是无缘无故的暴毙,很多家族甚至感染上了‘瘟疫’,让秦王不得不封村封里。

    时人都在传新郑是不详之地,有瘟神,才会导致那些宗室大范围的染病死亡。当然,这个理由是李斯想出来忽悠其他五国的,真相是那些宗室在被封闭的村里被大范围的屠杀。这个理由非常好用,现在的医疗不发达,很多病都没得治,再加上前两年诸国刚刚经历了蝗灾,大灾后必有瘟疫这是常识,所以在听说了传言后大部分人都没有怀疑背后的真实性,只是感慨韩国的不幸,怪不得这么快就投降了呢。

    经过这么一闹,本来人丁兴旺的韩国宗室已经所剩无几。那些血缘关系比较远的宗室,比如韩非也只是知道自己的很多亲戚都患病身亡了。这些人中当然有怀疑的,但是直系宗室死亡后他们的财产和继承权就会移交给旁系,在利益的驱使下没有人真的站出来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