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管瞳继续悄悄收集问题和解决方案,现在她也不藏着,天天都在记。她发现,不光刘先,其他人对她的好学也并不以为然。他们总说:“这有什么好记的,不清楚问一问就行了。干久了,自然就懂了。”

    管瞳笑笑:“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怕值班的时候遇到了解决不了,记下来保险。”

    “那有什么,又不是你一个人值班,有什么事情找别人就行了。你只要待够三个月就万事大吉。新人的第一要务,不就是合理摸鱼吗?!”

    管瞳只是尴尬地笑笑。

    这种对工作的不负责任和丧,弥漫在整个基层生产条线,让管瞳非常不适。

    管瞳对车间里的每一个生产装置都非常好奇。她问刘先每个装置的用途和操作,刘先一般浅讲两句,都是一些最基础的。管瞳并不介意,不懂就上网查,然后再问其他人,反复映证。她也学机灵了,一个问题拆分开问几个人,这样别人就不会不耐烦。毕竟带新人可不是所有人都有的工作职责。

    这样一来二去,一个月下来,她很快搞懂了车间每个装置的用途和操作办法,也梳理出日常问题和处理指引。

    指引做好了,能不能用要让刘先看看。

    刘先看到那一沓打印稿,先是漫不经心,后来神色严肃起来。“你怎么收集了这么多问题?”

    “我是想着,大家有问题总是找你,你换班休息的时候,大家还不停打电话,长久下去,你人太累了。我想把这些处理指引整理出来,像我这样的新人看了,也能知道怎么处理,你和其他几位老班员不就轻松很多了!”管瞳陪着笑。

    刘先表情不快:“你梳理这么多问题,领导还以为我们装置的人都是废物,会认为我们的工作能力不行。”

    “生产装置需要有人处理日常问题,这是正常的。如果毫无问题,那直接把原材料、辅料按比例投进去,都不用安排大家四班倒了。”管瞳发现自己说话风格偏领导化,赶紧换了口气,“领导们都懂业务,应该不会怪我们问题多。而且这份材料的重点在后面的问题处理指引上,领导看了,说不定会认为我们善于总结工作。”

    刘先不是个擅言辞的,管瞳说得头头是道,语气谦恭,目的是帮助新人,刘先没有可以挑刺的地方,除了把气闷在心里,也没说什么。

    管瞳看出刘先有情绪,心里也有些疙瘩。倒班休息的时候,她不禁跟妈妈抱怨了两句。

    “我没有私心,想着这个事情能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对我熟悉工作也很有帮助,所以才做的。搞不懂,为什么刘先会不高兴?”

    管佳微笑:“遇到这种事,你可以试着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刘先,除了班长,所有人都仰仗你,然后来个新人,想要用一种规范化的方式让你的作用弱化,你会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