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2019年11月底,上海,仟和集团公司总部,1号会议室。

    马达端着保温杯进来,坐到先到的王卉林上手方。

    马达揉着自己日渐隆起的肚子:“我得找大师帮我看看办公室的风水,怎么感觉最近眼皮总在跳。”

    王卉林扶了扶眼镜,笑:“跳的也应该是财吧?马总这两年在股票和基金市场里赚了不少,公司里都知道。我手底下的研发总监跟我说,研发做着没劲,不如跟着马总炒股,几个操作下来,够吃十年的了。”

    王卉林,44岁,仟和集团分管研发的副总。瘦高个子,眼睛重度近视,常年扎根研发一线。

    马达摆着手笑,打起官腔:“听他们胡说!股市的钱,谁敢说能揣得热,我们还是要把心思放在公司发展上。”

    马达,46岁,仟和集团分管生产运营的副总,公司二把手。最近迷上玄学,靠玄学炒股赚了好几笔。

    王卉林:“兄弟们那么说也是有原因的,现在公司每年拨给我们的研发经费逐年缩水······”

    “王总,要说缩水可不准确。”邓青丛拿着笔记本干练地走进来,垂顺的中长发让她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虽然2019年拨给研发的经费从2018年营销的7%降到了6%,但我们2019年的计算基数大了,实际拨付金额可是和18年持平的。”

    邓青丛,44岁,视觉年龄35岁+,仟和集团分管公共职能的副总,人力资源、财务、采购、销售以及综合办公等都在她的分管范围之内。仟和集团唯一高层女性领导,外号“高岭之花”。

    王卉林:“正是因为公司营收上去了,我们研发才更要发力。”又要到新的一年,他必须提前为研发经费的事吹风,不然明年研发条线的日子不好过。

    马达笑哈哈:“我们作为动力电池公司,得抓住这几年的发展红利,肯定要把经费用在生产扩能上。生产决定消费,我们只有生产得够多,消费才会上去。这不是我说的啊,这是马克思说的。”

    “我以为马总最近读的都是老庄,没想到还学马克思理论了。”荆海波快步进入会议室,在正中间的位子坐下,“学理论要沉下心,可别拿了半截就开跑。”

    马达笑:“还是荆总最懂我,除了生产运营,其他我都是半壶水。我正跟王总说,生产上经费紧张,明年年初下任务和预算的时候,估计我们生产条线的兄弟又要哭穷了。”

    “行,今天例会的第一个议题就先聊聊明年的经费,先说好啊,只是吹风,不是一锤定音。”荆海波面带微笑,一副大家风范。

    荆海波,仟和集团公司总裁兼总经理,总管仟和集团一应事务。54岁的他身材、皮肤管理得很好,倒是比大腹便便的马达看起来年轻。

    时间过去快二十年,荆海波早不是那个四处碰壁、婚姻触礁的失败者。经过近二十年的打拼,他从四川到上海,创立了仟和集团,主营动力电池生产和销售,如今已经做到国内同行业排名前五。

    王卉林:“参照N公司和b公司,他们的研发经费可都不低于每年营收的10%。”

    邓青丛:“众所周知,N公司和b公司是行业头部企业,他们这两年基本已经完成产业布局,但我们的布局还在攻坚阶段。今年为了收购有锂矿开采权的西北公司,我们资金链差点断,所以从我的角度来讲,研发上这两年只有辛苦一点。”

    马达:“是啊是啊,刚好国家这两年扶持政策好,我们得紧抓政策红利,先把产能搞上去,研发晚两年不耽误事儿。”

    研发和生产,就像跷跷板的两边,这个多了,那个就少了。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恰恰销售占有优势,研发自然要向生产让步,这是管理层大多有的想法。谁能看着销售带来的现金流而无动于衷?

    王卉林面上没有情绪的波动,他带着微笑看着荆海波:“荆总怎么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