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大姑丈说,只要你的英语好,读硕士很容易。小姑丈说,最好攻读金融,以后打进金融业。到时,全家的投资就看你了。奶奶、舅公、舅奶奶、阿妈都赞成,阿爸不讲话。”

    餐桌上大人说话不忌小孩,张田的年纪记忆好,谁说什么一一复述。

    果然如此!张桥苦笑,“兴师问罪”的由来基本了解。之前在港九捣鼓货源,亲戚们陷于股票中,直至公司开业也无暇深究。现在股票告一段落,有空重视股票的始作俑者在干什么了。内地“土老表”涉猎高大上的科技行业,再过二十年,港人的心态亦是不以为然,着实令人沮丧。

    值得欣慰是,并非老爹推波助澜。对公司判处“死刑”,亲戚们不是一味的歧视或恶意。保守、自私心理更多一些,也可以说是股票暴涨的反作用。谁家不希望有子弟点石成金,同时跻身“上流阶层”?数学专业大学生投身金融,不错的路子。细细想来,张桥感觉搬石头砸自己脚。

    “大哥,你挣这么多钱了,公司不用关门了吧?”张田讲完关切问。

    张桥轻抚她头顶说:“放心,你大学毕业公司也不会关门。”

    港九过来的人,对高楼大厦兴趣缺缺。张桥带弟妹在旋转餐厅逛一圈,双胞胎嚷嚷要去拿工作服。早茶四十分钟结束,匆匆埋单离开。行程改变,参观自家公司更有吸引力。下了楼,一家人直奔华强北。

    “阿哥,出咗乜事?(出了什么事)”

    公司近在前头几十米了,却见门店外人群围了里三层外三层。吕冬梅伸长脖子,问副驾座的张桥。双胞胎一起站直,想挤到前排座椅中间。老张摁住两个小儿子,心里也打鼓。

    “冇事,张太,系公司每日早操、晨会。”

    李师傅边解答边打方向靠边。博克公司从无到有,他是第一见证人,算的上公司的半个员工了。张桥系好制服领带,转脸向依旧狐疑的老娘说:“阿妈,我们的早操、晨会比较新鲜,这些人是看热闹的,真冇事!”

    九十年代的堔镇企业,尤其合资、独资企业,员工和机器人没两样,货真价实的日式打工。整天干活、加班,加班、干活,工作时间在十二小时以上,十四小时不鲜见。有组织的集体户外活动,几乎不存在。博克公司标新立异,早操、晨会在门店外的人行道进行。每天吸引大批过客围观。二十多天来,成了华强北的一道风景。

    “团结一心,其利断金!团结一致,再创佳绩!”

    “相信自己,相信伙伴!因为自信,所以成功!”

    “目标明确,坚定不移,用心专业,客户至上!”

    “今天付出,明天收获,全力以赴,事业辉煌!”

    晨会结束是团队激励,上百人击掌高呼口号,气势如虹。公司的制服独特,跑鞋、蓝t恤、牛仔裤,青春阳光一片。女管理人员的白衬衫蓝条领花也别具一格,国际空姐身上才见的到。今天,领口号的恰好是两员女将。汤晓红不奇怪,奇怪是张亚青。正式上任总经理助理第一天,竟然加入管理层排班?

    奇怪归奇怪,张桥不准备过问。初来乍到难免遭挤兑,他相信女强人hold住。就像现在,和汤晓红各领一队对呼口号,张亚青一点看不出生涩,仿佛早就是团队一员。当然了,观众目光大部分在汤晓红身上。毕竟是美女,还是令人想入非非的那种。

    “桥生,你是办公司、办学校?”

    “奶奶,殊途同归吧,员工九成是应届毕业生。”

    整齐的队列、整齐的制服、整齐的口号,沈如梓看的眼熟。张桥眼里却一点不像学校,只是个不伦不类的团队。四个男管理人员令人啼笑皆非,田跃进、曾健达、张锁和会计郑家富,每人手握一砣昨天买的大哥大。在百名员工面前排列成行,有如港片的黑.混混手操板砖,时刻准备抡膀子干架。还好,奶奶没有望而生厌。

    “桥生,你是反历史潮流而行!”

    口号声停歇,沈维德不爽地大放厥词,“公然在公司里搞过时的群众运动,简直是玷污特区这块热土。”

    张桥白眼道:“德叔,话可以乱讲,帽不能乱扣。我们的早操、晨会上了两次市电视台新闻,一次省电视台新闻,公认的华强路上正能量。知道什么叫正能量吗?”

    “意思说,你发明的模式?”沈维德看的出这种形式的早操晨会,对公司凝聚力有莫大好处。

    “你们中大的课堂上有范例?”张桥贱贱地笑。

    “我算明白了,计划招工四十个变一百个,原来为了壮大声势?”沈维德反唇相讥。

    张桥高举双手,打哈哈说:“我服了,德叔。你的思维方式真是清新脱俗!”

    “后院起火”的危机解除,“兴师问罪”的由来也搞清楚了。张桥现在心情相当好,没兴趣口舌之争。不过,他奶奶较真。

    “牙尖嘴利!胆敢欺负你表叔?”沈如梓揪孙子的耳朵为侄子解围。

    张桥痛叫:“奶奶,我是老板啊,留点面子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