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臣没疑问了。”李轲向姬杉拱手,退了回去了。

    “若是建渠,我们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五到七年的我周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陛下是要立刻投入建设吗?”温太傅问道。

    听到这里,林霖也不由抬头看着姬杉。

    她自然是觉得越快越好了,能让家乡的人们少受一天干旱是一天啊。

    “自然是立即投入。”姬杉理所当然地说道,“孤知道太傅的顾虑是什么,但大周的未来何止几个五年七年,耗了这些精力,造福千秋万代,孤认为这笔买卖可是十分划算的。”

    “但……”温太傅对着她挤眉弄眼了起来,想要提醒她别忘了过段日子还要攻打赵国呢。

    姬杉自然没忘记这个:“太傅的顾虑孤明白,孤的立即也不是明天就要开工的,等什么都筹备好了,差不多也要过完年了。”

    等她掠夺完赵国,大捞一波,弄出来粮食再弄点钱,发足灾民三年的粮食量,让她们回家开渠种地,岂不是一举多得的大好事儿?

    “那臣便放心了。”

    又陆陆续续有几个大夫问了些细节上的问题,林霖都一一解答了。

    姬杉等了一会儿发现再无人出声后,便开口锤下了此事:“既然诸位无其它意见,开渠的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林霖。”她目光落在了林霖身上。

    “草民在。”

    “孤便先封你为大夫,全权负责开渠一事。”

    林霖顿时瞪大了眼睛,她没想到陛下一下子便让她一介白衣当了大夫不说,还让她统领开渠这么大的事情?!

    她顿时大喜过望:“草民…不,臣遵旨!”

    “司空,你下来后跟着林大夫再商议细节。”

    “诺。”司空也站了出来。

    这件事情定下音来,姬杉终于重新有时间理一理跪到膝盖麻了的陈太尉了。

    “太尉现在可是想好了?”

    “臣已想好,臣认为……”

    “起来回话。”

    “…诺…”陈梓熙刚蓄好的气力又泄了,颤颤巍巍起身才道,“臣认为靳阳所反映商人和士族之间的矛盾并不全面,只是灾民成了一个导火索被爆发出来了而已。”

    姬杉对这句话倒是赞同。

    “商人最大不平的一点,臣认为不是在于生意惨淡,而是与生俱来的地位低下导致了她们的怨气堆积。”

    这话也说得没错。

    “太尉大人此话何意?商人地位低下?那不成是想让她们踩在我们士族头上才是不低下吗?”一位官员越听越不对劲,于是站了出来。

    “秦大人稍安勿躁,倒是听老妇说完啊。”陈梓熙回头轻飘飘地看了那人一眼。

    “继续。”姬杉发令了。

    “而现如今四处干旱,灾民众多。司农大人,国库的粮食可还充足?”

    “这……”被点名的司农摇了摇头,“不太足了。”

    “是了,如今朝廷缺粮,商人缺地位,因此臣想倒不如让商人捐粮,按照捐粮的数目封她们一些无实权的官职,岂不是一箭双雕?”

    此话一出,殿内哗然。

    霎时间争吵声不绝于耳。

    “你这是什么意思?反倒让老百姓给朝廷捐粮?本官长这么大就没停过这么荒谬的事情!”

    “就是!这事儿要是传到别国去了,岂不是让人笑掉了大牙?”

    “我听着就害臊!太尉您怎想出这种不要脸面的臭点子的?!”

    ……

    “陛下!老臣还是第一次听到把卖官说得这么清晰脱俗的!”

    姬杉想说她也没听过。

    她现在面色沉得厉害,看向陈梓熙的眼神更加锐利了起来:“这就是太尉夙兴夜寐想出来的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