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送别了闺女,李婉并没有急于坐上马车回府,很快,街道上有一支铁骑军,急驰出城。

    为首的正是高稹,高稹与妻儿阔别两年有余,等不及留京过新春,哪怕是风雪阻路,也拦不住他的归心似箭。

    高稹见姑姑李婉就站在城门下,赶紧勒住缰绳,放缓脚程下马。

    “姑姑。”

    李婉微笑点头,“若不是一早王府下人来说,姑姑都不知你也紧着今日返程。”

    高稹愧疚地垂下眉眼,“是侄儿想得不周。”

    高稹知道今个表妹一家离城,担心姑姑心里正难受,所以才没将自己回关的消息告诉姑姑。

    李婉拍了拍他搀扶上来的手,语气柔缓地道,“当下回东北,风雪交加需得注意,夜里就寻个地方歇脚,莫要赶雪路。”

    高稹点头,“是,姑姑。”

    此次,只高稹领一行军队回关,梁亲王仍留在京城,与长子长媳过完春节再走。

    日后若无战事,梁亲王回京的时间不多,趁着当下多住些时日。

    李婉回头示意家奴把早前备好的一辆马车驾过来,一名将士从马背上下来,接过马车的缰绳。

    “车里有姑姑给灵儿和孩子准备的年礼,即便年前赶不到幽州,也不打紧,到了记得给姑姑捎平安信。”

    高稹闻言,就要单膝跪地,“侄儿,多谢姑姑。”

    李婉赶紧搀起他来,“别跪着,都是孩子的爹了,你姑父常说,家里兄弟几个,属你最是沉稳,日后若有时间,便带上灵儿与孩子回京探望姑姑。”

    “好。”

    “去吧。”

    高稹点头,心里有着不舍,虽他不如兄长,自小便养在姑姑膝下。

    但姑姑给予他的关爱,是他此生无法相忘的恩情。

    目送稹哥儿领队疾驰出城的背影,在纷飞雪花帐幔下,李婉再度湿了眼眶。

    从前,孩子都在身边的时候,她并没有多大的感触,如今,孩子逐个有了各自的去处,李婉才惊觉,学会放手是件如此难受的事。

    宁氏这时上前,搀过婆母的手臂,“娘,雪越下越大了,咱回吧。”

    明瑶也乖巧地上前,搀住她另一边的手臂,“大伯母,瑶儿和大嫂嫂陪您回府。”

    看着小小机灵的明瑶,仿佛看见明昭小时候般,李婉不由得挽耳一笑。

    “好,回吧。”

    孙娘已是在马车旁,帮着打起了车帘子,自姑娘出嫁,总算是在夫人脸上再看见笑颜……。

    --------

    马车堪堪回到李府门前,这时,一辆马车急急赶来,从马车上下来一名神色匆匆的老嬷嬷。

    李婉刚从车帘里出来,便看见来到车前的老嬷嬷,略显眼熟。

    “长公主,长公主太子妃她,太子妃她胎动了……。”

    “什么?”

    随着老嬷嬷的话,李婉与孙娘不由得面色紧张。

    按理说,太子妃龙胎还不足月,估摸该是下个月孩子才能出来。

    “可是已经到亲王府告知世子妃了?”

    老嬷嬷眼眶发红,连连点头,“方才,太子已是派人前去亲王府接上太子妃,太子担心——。”

    李婉了然道,“好,我知道了。”

    眼下事态紧急,胎儿月份不足便发动,且不说太子妃早产何其凶险,若是能顺利誔下龙孙,孩子可能活下去是最大的问题。

    “瑾瑜,你先带瑶儿进去。”

    “是的,娘。”

    “孙娘,你随我去先生院里,咱领上先生去趟太子府。”

    “是,夫人。”

    宫里同样收到太子妃早产的消息,几乎出动了整个太医署,有资力的太医皆守在了产房寝殿外间。

    殿里的丫鬟女侍,个赶个的端出一盆盆染血的热水,殿外都能听见太子妃声嘶力竭的呐喊。

    太子强压镇定地端坐在产房殿外,太子妃肚子里的这胎,对整个太子府而言,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