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时光荏苒,眨眼飞逝。

    淄州城,李宅。

    秋闱即将放榜当日,覃婶子和小林氏,巴巴地守在敞开的宅门口,望眼欲穿地等着报喜官。

    静谧的宅邸里,铭笙、怀溪以及柏舟,好不惬意地在正厅对弈棋局,似乎对此次中榜秋闱,抱有十足的自信。

    此次他们入淄州城赴考,妻子、孩子并未陪同,作为老李家新妇,姚氏几人非常懂事,自请带着孩子,留在老家尽孝亲长。

    柏舟再次踏入这座,曾经熟悉而又恐惧的城池,心底并未有半分的波澜。

    他早已放下儿时的阴霾,不再执着过去,而是感念姑姑当年对他的施以援手,救他于水火,赋予他活着的希望。

    如今,他愿靠自己的努力科举中第,为妻儿,为姑姑与姑父,还有为他们亲王府,扛起该有的责任。

    他们身边的阿七,书才,书荣几人,天未亮就去守着桂榜揭晓,临近晌午,阿七第一个奔跑回府,脸上满是喜庆之色。

    覃婶子和小林氏见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未待阿七他们开口报喜,覃婶子赶紧让儿媳妇小林氏,把夫人交待备好红封的篮子拎出来派发。

    铭笙不负所望,如他老子当年出色的文采,夺得解元的好名头。

    怀溪其次,柏舟虽名次靠后了些,亦是顺利过关斩将,一门三子大放异彩。

    宅邸门前鞭炮锣鼓齐鸣,隔壁的刘氏,上个月特意从京中赶回淄州,听闻喜迅,赶紧带着心腹过来帮忙张罗。

    城内商贵的贺礼,成箱成箱的往李宅送来,一下子就摆满了整个院子。

    不说解元、亚元同在一个门庭,柏舟这位亲王世子,城内的商贵就不敢怠慢,恨不能想法子攀上这一门子的贵亲。

    老李家一门三子中举佳音,翌日一早,王县丞就让人把消息送到长留村。

    轰!!!!

    整个长留村,比之当年村里出头一位举人老爷时,还要热闹不迭。

    因着今年老李家的三个哥儿回乡赶考,早前从李氏学堂出来的学子们,没一个参加今年的秋闱修罗场,无他,头再铁也不敢跟老李家的哥儿攀比文采。

    相隔十多年,长留村再出举人,且是一门三举,再次让村子名声大噪。

    整个村子被人津津乐道,老李家院门前鞭炮声响个不停,李怀河哥俩让自家媳妇们,赶紧准备喜馍馍还有喜糖、红封,村里每家每户都沾上老李家的喜气。

    孩子中举的消息传到幽州城的时候,李怀江和李婉并不意外,不然,以为近一两年李怀江和宋之秋模似的考卷都是白出的嘛。

    刷题总是有好处,万一刷上对应本届的考题,简直就是开挂的人生。

    --------

    秋闱结束,一切已尘埃落定,怀溪和铭笙该祭祖的祭祖,老李家该宴请的宴请,就到了返回幽州城的时候。

    因着怀溪年后赴京春闱,此次就不与侄子们回幽州城,同妻儿留在老家,与长辈们过完春节,再直接前往盛京。

    当年盛京城的那座宅邸还在,负责看守宅邸的花婆子等人也还在,得知少爷公子来年回京赴考,早早在宅邸里准备妥当。

    柏舟秋闱结束,从李氏族谱将自己的名字迁了出来,自然要带着妻女,与表弟夫妻俩一同回幽州城。

    相较而言,柏舟的时间更紧上许多,回幽州城处理了入族谱事宜,年前就得再带上妻女赴京,就是苦了妻女跟着他奔婆劳碌。

    铭丰几个小子,无疑是要跟着兄长们回幽州城,近几年他们学识大有见长。

    康砚考校之下,不得不佩服孩子们跟在大哥身边,比之任何学院书塾都要涨知识。

    三房闺女明瑶,被安排跟着兄长们一同前往幽州城,面对爹娘老子的欢笑送别,怎的感觉,爹爹与娘亲巴不得把她赶走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