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寿宴开了二十来张桌子,从院子里一直摆到了院子外。

    没被宴请的村民也都收到了,由孙娘领着侍女挨户送上的小礼包,小兜里除了酥糖、果子,又都添上了几颗花生的。

    收到小礼包的村民没口子的道几句贺词,无不称赞张、李两家厚道周全。

    今个寿辰李婆子心里过得高兴、欢喜,期间少不得抹几把欣慰的老泪。

    宴席间宾客尽欢,推杯问盏好不欢乐,便连后头作坊的工人都被请到了前头一块吃席。

    梁掌柜赶回村子送礼的时候,宴席已经过半;前几日在县城他便与李婉见上一面,二人少不得唠上几句两家商行合作的前景。

    李怀河将梁掌柜请到了男宾主桌落坐,主桌除了张姑父,凌大强及陈氏的老爹,便是李氏族长族老等长辈,给足了梁掌柜面子。

    男人们喝酒玩笑,女人们边吃边唠,孩子们欢笑连连。

    族里一般大的哥儿都听说李铭丰哥俩要到福州,心里羡慕不已,便连宋秋生也将一同前去。

    果然,家里有个大官的伯父就是不一样,有当官的长辈提点课业,李铭丰日后定能科举顺利,哪像他们苦哈哈的埋头苦读,都不如李铭丰的聪明脑袋瓜子。

    铭丰对于去福州并没有过多的想法,他都听从长辈们的安排,当然,能与更有学识的小叔及兄长们一同上学,他自然是高兴的。

    马上满五岁的铭然小家伙比当初的铭意更虎,他听娘亲说,福州城有更多好吃的点心果子,半点都不会舍不得离开老子娘。

    秋生只想着好好读书,他虽比丰哥儿长两岁,可脑子却没有丰哥儿聪明,平日里在课业上他都是下足了狠功夫,才赶上先生所讲的进度。

    姐姐说了,他日后只有考上了科举才能有更好的出路,无论是为了他们姐弟这房打算,还是为的报答叔叔婶婶们的恩惠,他都得努力读书。

    从福州城回来的思婳几个姑娘倍受族里姑娘们的喜爱,小姑娘们总往她们身上投来殷羡的目光,有意无意的学着她们端庄的举止。

    族里如思婳这般年岁的姑娘多是已经出嫁了,毕竟乡下的孩子成家早,十五六岁成亲生子的风俗传承一直不变。

    两年前李婆子得知小侄女与柏舟订了亲事,半点不欢喜都没有,李婆子看好柏舟小子日后定能好好待思婳,毕竟养在家里的哥儿知根知底,姑娘嫁过去少了婆家的挫磨欺负总是好的;待柏舟日后顺利科举入仕,还用担心小两口日子过得不如意。

    ------

    席宴一直进行到傍晚,宾客们才陆续离席散去,孙娘领着侍女与家奴一起张罗着收拾席面,几名族里的媳妇子,及凌家的三个嫂子都自主留下来帮忙的。

    李婉与张芳搀着李婆子回到正房,今个李婆子高兴多喝了几杯,此时,脸色红润有了醉意。

    “大嫂嫂,我去给娘端来热水的。”

    “好。”

    李婉帮着李婆子将枕头拉好,让她躺着舒服的。

    李婆子虽有醉意,却仍保持着几分清醒,只见她握紧李婉的手不愿意撒开。

    “婉儿……”

    “老姑,我在呢。”

    “婉儿,老姑谢谢你,当年老爷子便说,你是咱老李家的福星,半点不假。”

    “老姑许是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