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次日晌午,他们的马车终于进入了宁县的城门,从车窗能看见本该繁闹的县城街道,只剩三两行走的百姓,沿街的铺子多是空的,或是关紧板门的。

    一入城,便看见两名身穿文官袍,及三名身穿武官袍的官差,他们身后还站着上百名配刀差役。

    可算是把新上任的知县大人给盼来了,再不来他们就得憋坏了,这里的日子根本不是人能待的,吃不饱便罢,还日日处理同样吃不饱的百姓,太难了。

    据说知县大人此次走马上任还带来了赈灾款,初始他们还担心光带来银钱对宁县半点用处没有,有银子也买不到粮食,这回看到后头一溜的车队,再有官差在旁押送的多辆堆满粮食的马车,他们的心总算放了下来,果然是皇上亲点的新科进士,有谋略才是百姓心中的好官爷。

    “李大人!”

    马车停歇,李怀江和李婉便听见外头传来声音。

    李怀江撩起车窗帘子,就看见一群比他还要像难民的官差,好想抬头望天。

    他们是如何把自己饿成这副鬼样的,难道是为了体现自己与民同苦吗?!

    李婉只瞅了眼外头,便理会李怀江的心理活动,她都替李怀江感到心累。

    “你先去吧,我与他们先回府邸。”

    李怀江放下车帘子,回头握了握媳妇的手“好,东西让他们归置便好,别累着自己。”

    李婉点头“好,我会的。”

    待李怀江下了马车,后头的宋之秋和四虎也跟着下来,陪同在李怀江的身后。

    李怀江向两名文官拱手“赵大人,洪大人。”

    县丞赵大人半年前才从贵州调到宁县,是从主簿升迁上来的小小吏官,年约四旬,官帽下的两鬓掺着白丝,神态老矣。

    主薄洪大人二十来岁,从皇上给他的资料中显示,此人原是一名地方小吏,也是随着赵大人一块调到的宁县。

    “李大人,咱可算是等到您来了。”

    瞅瞅,李怀江的到来让这两位文官大人就差喜极而泣,李怀江脸上挂着适宜的微笑,努力压住嘴角的抽搐。

    这边,三个武官恭敬地上前与李怀江拱手作揖“李大人,我等是县城巡检。”

    李怀江知道他们的身份,其中一位是当朝内阁魏大学士的孙子,能被丢到这鸟不拉屎的破地方当个九品武官,想必也是魏大学士为了磨练自己的孙子。

    李怀江皆同他们拱手回礼,才向几人介绍身旁的宋之秋和四虎,宋之秋是以李怀江的师爷身份出现在的宁县,而四虎是李怀江与李婉商议后决定,日后四虎便跟随在李怀江身侧贴身保护,五虎留在李婉身边。

    他们没有在此地多聊,李怀江便让护送的官差将带来的粮食都押送到衙仓存放,至于粮食如何分配到宁县的灾民百姓手中,还得他明日正式上任再作打算。

    --------

    这边,李婉在几名官差的护送下来到一间极具当地特色,白墙瓦顶的大宅院门前。

    五虎从辕座跳下,掀起车帘子“夫人,咱到了。”

    李婉从马车棚里弯腰出来,眼前这套宅邸从外观上来看,比他们在京城的宅邸气派不止一点半点。

    孙娘伺候两位姑娘下马车,便来到前头马车搀李婉下来。

    “夫人,可是累坏了。”如今便连孙娘也跟着改口,称呼李婉为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