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慈禧皇太后一听李莲英没有听懂她的话,就又说:

    “哀家认为,这船美中不足的是形式太旧了,如果能够改成轮船式样,在湖中能够自由游动,那就太好了。”

    李莲英一听,心想,哎呦,我的老佛爷,您说得多轻巧,那谈何容易!那可不是一件小事情,动动手就可以完成,那可需要许多银子的,奴才去哪儿找这么多的银子啊!

    孙毓汶见李莲英不说话,他赶紧抢着说了一句:

    “老佛爷的想法非常好,真的不错。如果能让这船动起来,多好啊!臣从前由上海取道天津时,曾经坐过那轮船,那轮船甚是精巧灵快。如果这清漪园的昆明湖中,也有这样一艘船,那该多好啊。”

    孙毓汶的话,一下子使慈禧皇太后想起了李莲英给她讲过的天津检阅海军的事,听说那船儿跑得贼快。

    她现在多么想立刻就能坐上船,在湖中畅游一番,那该多好!

    可是,现实是现在昆明湖里根本没有那种船,慈禧皇太后不无遗憾地说:

    “孙大人,那船恐怕在这湖中容不下。”

    孙毓汶看着慈禧皇太后眼里复杂的表情,就知道她心里想什么了。

    孙毓汶赶紧讨好地说:

    “老佛爷,这船也有大小之分,臣见过一种船,船体不大,小巧玲珑,但在湖中游起来,速度却快得惊人,洋人叫它为汽艇。”

    “确有这种船吗,哀家不相信。”

    孙毓汶见慈禧皇太后一脸的疑惑,就赶紧打包票说:

    “老佛爷,确实有这种船,臣可以向老佛爷打包票,绝不骗老佛爷。”

    慈禧皇太后看着孙毓汶一脸认真的样子,相信了他的话。

    不过,现在她不好直接说出来,等她游览完颐和园,她让李莲英去办这件事,准能办成的。

    慈禧皇太后就换了个话题,说:

    “小李子,哀家听说当年乾隆爷还亲自御笔题写过‘石舫记’,你听说过吗?”

    李莲英见慈禧皇太后问他,赶紧说:

    “老佛爷,奴才听说过,它是这么回事,当年乾隆爷为了勉励他励精图治,效仿唐代魏征,谏言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训,题写石舫记的。”

    孙毓汶暗想,这个李莲英懂的还真不少。

    他哪里知道,李莲英为了讨好慈禧皇太后,背后下过的功夫不少。

    慈禧皇太后听了李莲英的话,说:

    “小李子,这你也知道,了不起。”

    “乾隆爷可是个明君,老佛爷就像乾隆爷一样,对咱大清江山也是殚精竭虑,励精图治,付出的不少啊!”

    李莲英的一番恭维话,又说到了慈禧皇太后的心坎坎上。

    慈禧皇太后趁机借题发挥,在赞扬乾隆爷的时候,无形中表扬和赞美自己。

    她感慨道:

    “乾隆爷确实是个明君,他虚心纳谏,励精图治,为咱大清的鼎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然怎么会有‘康乾盛世’的说法。”

    “是啊,现在老佛爷,您就像乾隆爷一样,为大清江山的繁荣昌盛,殚精竭虑,努力付出着。”

    听了李莲英的话,慈禧皇太后越加觉得她对大清江山付出的太多了,她应该为自己考虑一下了,现在趁她身体还健康,能走得动,她要多享受享受快乐的生活。

    “小李子,现在咱们再去哪儿?”

    “老佛爷,有风桥,玉带桥两处风景不错,不知道老佛爷愿不愿意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