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原来李鸿章细细一思谋,就李莲英的那个猪脑子,他是不会识破他的计策的,一定是慈禧皇太后看穿了他的计策,才把李莲英召回去的。

    再退一步讲,李莲英难得出来一趟,岂能放过这么好的游山玩水的机会,如果慈禧皇太后不召他回去,他是绝对不会回去的。

    这样一想,李鸿章就有点胆战心惊了,六神无主了。如果慈禧皇太后追究起来,他该怎么回答呢?

    李鸿章急得在地上团团乱转,一时想不出好的计策来。

    此时,正好李鸿章的儿子进来了,他看见父亲在地上不停地来回徘徊,而且看起来很焦急的样子,就问:

    “父亲,何事让你这样焦虑不安?”

    李鸿章一听儿子询问他为什么焦虑不安,就说:

    “为父遇到了一件难事,不知道如何破解?”

    “父亲不妨说出来,看看我能不能为父亲排忧解难?”

    李鸿章就如实地把事情的经过给儿子叙说了一遍。

    李鸿章的儿子听完父亲的诉说,埋怨父亲道:

    “父亲,你怎么这么糊涂,李莲英是你能惹得起的吗?皇太后正宠着他哩,你何苦去招惹他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忍一忍风平浪静,让一让海阔天空。”

    李鸿章本来是想让儿子给他拿个主意的的,没想到儿子却给他做起思想工作来了,给他灌输了一些心灵鸡汤的话。

    李鸿章没想到,儿子比他想得通透,看得开,竟然摆渡起他来了。

    李鸿章有点生气,说:

    “你别说了,是他先招惹我的,我才想出这么个主意整治他。现在为父是让你给我出主意,不是让你来教训为父的。”

    李鸿章的儿子毕竟是留过洋的人,他脑瓜子转得灵活,见父亲责骂他,赶紧转口说:

    “父亲,我认为暂时还是不招惹李莲英的好,他必究是皇太后身边的大红人。你不怕他惹事,但你怕他凑事。”

    “如果他在慈禧皇太后面前经常说你的坏话,时间一长,慈禧皇太后不就对您有意见了吗。”

    “古人说得好,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对于李莲英这样的小人,您还是少得罪为好。”

    李鸿章听了儿子的一番话,觉得很在理,他心里敞亮多了。

    “儿子,你说的不错,那么接下来,你认为为父应该怎样做才合理?”

    “父亲,儿子认为,父亲不妨给李莲英再写一封信,说说他没来天津游玩,实在令您感到有点遗憾。不过,您可以请他再抽时间过来游玩,您会继续热情接待他的。”

    “您这样做,就会让他放弃戒备心里,对您不再怀疑,相信您是真心地邀请他来天津玩耍。然后再送些银子,慈禧皇太后和李莲英对您的怀疑自然就消除了。”

    当下,李鸿章就按照儿子的说法,给李莲英写了一封信,信的大意是这样的:

    对李莲英不能来天津游玩表示遗憾,本应该想和李大总管略叙友情,结果听说李大总管公务缠身,半途不得不回去,甚是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