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老佛爷,您是为了大清社稷考虑,可是那些文武百官,王公大臣,有谁能理解老佛爷的心思哩?老佛爷不就修个园子吗?至于他们那么兴师动众,阻止老佛爷修建园子吗?老佛爷为国操碎了心,修个园子又怎么了,再说修个园长也不为过啊!”

    “小李子,哀家知道你是为哀家好。可是你知道吗?修园子是需要银子的,这银子从哪里来啊?现在局势紧张,要办海军,买一条大船就要一百多万两银子,要是买好几条大船,那不得花上好多银子。”

    “老佛爷,兴办海军是朝廷大事,不可荒废,可是抽出点银子来,修改园子,孝敬一下老佛爷,也是应该的。”

    李莲英的一句话,说得慈禧皇太后眉开眼笑,喜上眉梢。

    她想,李莲英说的有道理,从李鸿章的手里挤点银子出来,给自己修建个园子,未尝不可。

    等园子修好了,看他们还敢说什么。

    慈禧皇太后越想越兴奋,越想越高兴,想着想着,眼前就出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湖光山色,古柏苍松......

    慈禧皇太后听了李莲英的话,决定重新修建颐和园。

    颐和园原名叫“清漪院”,咸丰十年被英法联军焚烧破坏。

    此时,慈禧皇太后就想把颐和园重新修建好,作为皇家园林,供她休闲娱乐。

    修建园子的主意一定,修建园子的银子就提上了议事日程,可是银子怎样从李鸿章手里要来哩,这又成了慈禧皇太后头疼的问题。

    这个事情还不能公开进行,只能秘密进行。

    李鸿章作为直隶总督,坐镇天津,是不能轻易离开天津的。

    如果公开下旨召李鸿章进京,势必会引起别人的疑心,这样做显然不妥。

    如果派个人去和李鸿章沟通,又怕走漏风声,再说也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去向李莲英伸手要钱,这个方法行不通。

    就在慈禧皇太后绞尽脑汁,抓耳挠腮,不知道所措的时候,机会居然送上门来了。

    李鸿章的折子来了。

    李鸿章给慈禧皇太后上折子,他在上奏的折子中说,北洋舰队已经初具规模,请求慈禧皇太后派人前去检阅北洋舰队。

    慈禧皇太后一听可高兴了,这下可有办法了,当下就让李莲英传旨,命醇亲王奕譞进宫前来商议此事。

    其实,慈禧皇太后与李鸿章都是各怀心态,各打各的算盘,他们谁的心里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李鸿章给慈禧皇太后上折子,请求派人去检阅北洋舰队,目的就是通过检阅北洋舰队,让慈禧皇太后明白,北洋舰队在海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朝廷不能忽视北洋舰队的扩建,朝廷应该给北洋舰队再拨巨额款项,扩充北洋舰队的实力。

    很明显,李鸿章是想向慈禧皇太后伸手要银子。

    而慈禧皇太后想的却是,通过派人打着检阅北洋舰队的名义,去向李鸿章要点海军军费,拿来修建颐和园。

    醇亲王接到慈禧皇太后的谕旨,就纳闷了,尽管他总理海军事务衙门,他也搞不清楚,这个李鸿章这样做究竟是什么意思。

    醇亲王奕譞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朝廷又拨给了李鸿章那么点儿银子,他怎么能这么快就建立起一支初具规模的海军,真是咄咄怪事。

    醇亲王奕譞坐着轿子,边走边想,直奔储秀宫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