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要是平时,李福一教训儿子李莲英,李莲英早就跟老爹干上了。

    今天不同,今天老爹是心平气和地跟他说话,而且同意了他去当公公,他当然不会和老爹发生正面交锋,他必须得耐着性子听老爹把话说完。

    李福见儿子不说话,正在专心致志地听他说话,李福心中突然涌起一股暖流,他觉得儿子瞬间长大了,懂事了。

    李福看着一脸虔诚的儿子,正看着他,聚精会神地听他说话。

    李福开始紧锣密鼓地对儿子进行做公公前的“系统教育。”

    “儿子,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你现在想干什么,你就去干吧。爹和你娘同意了。爹想过了,当公公也没啥丢人现眼的。天底下谁也不去当公公,皇宫里的皇上谁去伺候呢?还有皇宫里的文武大臣,王公贵族,谁去伺候呢,这不就乱套了吗?”

    李福的境界突然上升了一个高度,他开始为皇上和皇宫里的文武大臣,王公贵族考虑和着想了,真了不起!

    李莲英吃惊地看着老爹,平时说话颠三倒四的,一句话说上好几遍,都说不明白。

    今天不知怎么了,居然从他的嘴里说出来这么高大上的话语,而且句句都是经典话语。

    “爹,你说的对。谁也不去当公公,皇宫里的皇上没有人伺候,这能行吗?”

    “孩子,咱们是穷人家的孩子,到了皇宫里去,一定要守规矩,不能乱来,要听皇上的话,要听文武百官的话,要尊重宫里的每一个人,包括和你一样的公公,还有宫女、下人。你要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公公,千万不要逞能。皇宫里可不像在家里,不能由着性子来。那可是皇家圣地,能人多着哩。”

    “爹,儿子记住了。”

    “儿子,爹提前还得给你打个预防针。你进了皇宫,可千万不能忘了爹娘,爹娘可是你的天和地。没有爹娘,哪里来的你。即使你将来在宫里发迹了,也不能忘了爹娘,要记着孝敬爹娘。”

    “记住了,爹。等以后儿子当了公公,去了皇宫里,在宫里发迹了,一定会把挣到的大把银子给爹娘带回来,让爹娘过上不愁吃,不愁穿,锦衣玉食的好日子,就像我们的老乡崔公公一样。”

    李莲英突然想到了他爹给他讲过的,在皇宫里当公公的崔公公,给了他爹一锭银子的崔公公,就是那个他从未谋面的崔公公,激发了他当公公的愿望。

    李莲英信心十足地说,又像在给他的爹表态。

    李福害怕儿子当了公公,进了皇宫,在皇宫里迷失了自我,忘了做人的道理。他必须得给他上一节人生处世第一课,教会他如何做人,做事。

    李福是个厚道的农民,他没有高大上的词语,没有深刻的人生哲理,他只能用他普普通通的语言,给儿子扎扎实实地讲述为人处世的哲学经验和道理。

    他不知道儿子听懂了没有,有没有理解做爹娘的良苦用心。

    不过,李福相信,他的儿子不是傻瓜。

    也许是李福给儿子人生上的第一课的作用见效了,李莲英进宫后,精通为人处世的游戏规则,左右逢源,处世圆滑,八面玲珑,从不恃宠而骄,私底下很会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