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因白熙尘痊愈,这高烧来得突然,人醒之后,倒是好得迅速。

    回去的行程快了很多,一路疾行,一天一夜后便回到了石雨村。

    刘悦下车看到一片整齐有序的红砖房,有些怔愣,要不是村口那棵五人环抱的大树,她差点认不出来了。

    没想到自家便宜老爹效率那么高!

    她那建房任务的二十万积分应该快到账了。

    白熙尘跟着下车,看着面前整齐崭新的村子,面上全是诧异。

    不是说沿海的村子都被淹没了吗?

    有孩童看到来人,连忙迎了上去。

    如今整个村里的人不管老少妇孺,只要能搬砖的都去帮忙了。

    日后自家都能住红砖房,多阔气,多牢固啊!

    沈先生可是说了,这样的砖房来年可抵风灾,不用年年为了大大小小的风灾而对房屋缝缝补补。

    省时省钱,关键住得舒心啊,可得勤快点,动员全家男女老少都干活,好早日入住红砖房。

    于是,大家伙一商量,每天由一个半大孩子带一群小娃娃在大树下玩耍,其他人都专心搬砖建房。

    要是看到有人来,还能去报信。

    来人是毛头,今天轮到他带村里孩子玩耍,他认出是沈御,高兴地一蹦三跳来到马车前,道:“沈先生,您回来了!您瞧,我们村子现在多好看!”

    身后有个三四岁的小娃娃则快速轮着小短腿往村里跑去,边跑边喊:“沈先生回来了!沈先生回来了!”

    沈御淡淡笑着,看着焕然一新的石雨村,也很开心。

    不破不立,有些东西就是要打破,才能建立更好的……秩序、生活或将来。

    不多一会儿,村民们在村长的带领下都迎了出来,目光都不自觉地往沈御身后探望,似没看到自己想要的,略有些失望,但热情不减。

    “先生,您看,房屋都建起来,看着多好啊!”姜村长笑得脸上的褶子深深浅浅。

    沈御自是知道村民们往后看什么,对村长点点头道:“朝廷的赈灾银粮不日就会抵达合县,届时大家可以凭借户籍证明,去县城领取,每人可领取五斤粮。”

    这算是个好消息,村民们听完不自觉地欢呼雀跃,甚至有磕头感谢上天,感谢朝廷,感谢皇帝。

    这段时日,他们全靠那批豆子果腹,后来刘家又公开了制作豆腐的法子,他们打点鱼,跟豆腐一起煮,倒是比直接煮豆子吃好多了,至少不会腹胀,吃多了也不会中毒,反而更有饱腹感。

    但人不吃主食不行啊。

    如今朝廷赈灾粮到了,每人能领到五斤粗粮,那真的要感谢天、感谢地、感谢朝廷,往年赈灾粮哪能轮得到他们去领啊。

    边边角角的小渔村,是官府漠不关心的存在。

    有救济小渔村的功夫,还不如把县城搞好,上头若来视察,面上都好看些。

    姜村长高兴了会儿,冷静下来,道:“五斤粮,放在往常天灾,若能拿足,那真的很多了,可也就五斤粮,省着点吃,配上打捞上来的海货,也能支撑点时日,就是不知这粮价……”

    他也去县城打听了,周边几个府都遭了风灾,江南则遭了水灾,虽是过了夏收遭了难,可难就难在这里,那些粮商可不会良心价卖粮。

    遭过水灾的田地肥力会严重流失,良田也会变得贫瘠,更不用说那些下等田,根本种不出什么粮食来。

    靠土地自我恢复肥力,需要三年,靠田吃饭的农民根本等不起,因此每次这种天灾过后,农民们过得最惨,卖儿卖女,或沦为地主们的佃户,几乎一辈子都要被压榨,没有出头之日了。

    农民都成了佃户,勤勤恳恳种田,大部分粮食都上交给地主们,自己只能保留收成的两三成,勉强糊口不被饿死。

    那些地主们要么是世家大族,要么是当官的族人,亦或是一些富户,所需上缴的税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