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一百九十三章撒手

    这天晚上,古猛一家人刚刚吃完晚饭。

    凤儿给爹爹沏了一壶茶,招娣给奶奶拨了一小碟花生,侍候完两个人,姐俩收拾好碗筷,来到灶房,里里外外地开始忙着洗刷。

    韵儿吃完饭后去仓房翻出一个线梭子,又找出来几团渔网线,然后用网纲缠到一起,他抱着这些物件儿往奶奶屋里走。

    童童来家里后,韵儿再没到奶奶屋里睡过,现在童童占据了他原来的位置和奶奶住在一起。

    自从那天钟书记来家里,说要把童童送到孤儿院后,童童心里一直忐忑不安。他不知道孤儿院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他还要上学、读书,他不想离开古楼。但是一个孩子是左右不了自己命运的,他的命运还掌握在别人的手里。

    古丹凤态度坚决,她不同意钟书记的意见。

    古猛经过深思熟虑,站在了女儿一边。

    钟书记不好再勉强,这件事儿只好暂时作罢。

    ......

    奶奶屋里已经熏上了火盆,暖乎乎的。童童在屋里正摆弄着昨天韵儿给他新刻的一只木头手*枪。

    手*枪很精致,韵儿雕刻的手法丝毫不逊于某些大师的手艺。从**到准星,从枪管到板机,处处错落有致,雕刻的极为逼真,褐色的木制枪身纹理清晰可见、层次分明。

    童童把玩起这只手*枪来爱不释手,他举着手*枪,抬起枪口不时地瞄着窗外、门外。他一抬头,刚好看见古丹韵进来,于是立刻放下手里的枪,快速跑过去帮着古丹韵开门。

    韵儿冲着童童笑了笑。

    “来,童童,帮我织鱼网。”

    “好,韵哥你等一会儿。”

    童童说完话,一转身飞快地爬到炕上,把木头枪藏在自己枕头底下,又一骨碌从炕上下来,身体灵活的好象一条泥鳅鱼。他接过古丹韵手里的网纲,熟练地开始缕线。这段日子以来,童童跟着古丹韵学到了很多东西,织网就是他新学的一门手艺。

    古丹韵对童童说,等他长大了也要成为古楼村的渔民,在东平湖上乘风破浪、驾船打鱼,所以一定要先学会织鱼网。童童心里记着这个救了自己命的哥哥,对他是言听计从,所以学起来非常认真。

    一家人正各忙各的,突然听到门口有人喊道:“古伯伯,古伯伯在家吗?”

    古丹韵听出来是伊霞的声音,他一个箭步从屋里窜出来。

    “霞妹,咋了?”

    站在门口的伊霞一脸焦急。

    “我娘,我娘她不行了,她说要见古伯伯。呜呜呜......”

    “霞妹,你别哭,你别哭啊。爹——爹——!”

    韵儿大声地喊古猛。

    古猛听到喊声,急忙披上衣服从屋里出来。

    “伊霞,你娘咋了?”

    “我娘说她不行了,让我,让我来找你。”

    伊霞哭着催促古猛道:“古伯伯快点儿,你快点儿过去吧,再晚了就来不及了。呜呜呜......”

    古猛二话没说,匆忙跑出大门,古丹韵和伊霞紧紧跟在他身后飞奔而去。

    三人很快跑到刘喜妹家。

    古猛累的气喘吁吁,脸色发白。当他慌忙冲进屋里的时候,被眼前看到的景象惊呆了,他简直不敢相信面前的一切是真的。只见刘喜妹的病好像一下子好了很多,看到几个人进屋,她笑呵呵地从炕上下来,坐在了床边,根本不像伊霞说的那样不行了。

    古猛一颗悬着的心放回了肚子里,他没想到刘喜妹会自己下地,而且病情好的这么快。他高兴地问道:“喜妹,你,你好了?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古猛刚才真是被伊霞给吓坏了,此时他说话的声音都有些变了。

    因为过于激动,加上来时跑的太急,古猛精神突然放松,一口气没上来,眼前一黑,身子一歪,差一点儿跌倒在地上。

    韵儿眼疾手快,抢先一步,上前一把搀住了他,刘喜妹也立刻起身抢前一步扶住他。

    “猛哥,你,你没事吧。”

    韵儿和伊霞心里着急,小心扶古猛在凳子上坐下,抹前胸拢后背,大声呼唤着古猛。

    “爹,爹!”

    “古伯伯,古伯伯!”

    古猛长出一口气,渐渐缓过来,他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无碍。

    “我没事儿,我没事儿。喜妹,看到你好起来真是太好了,我刚才是高兴的,没事儿,真没事儿。”

    几个人看到古猛真没事儿,都放心了。

    伊霞回头看着她娘,她弄不明白,自己刚才走的时候,娘明明说她不行了,现在怎么和一个好人一样,还穿好衣服下了地,胳膊上的伤好像也好了很多。

    这时候刘喜妹开口说话。

    “猛哥,你听我说。韵儿,伊霞,你们两个都坐下。”

    韵儿挨着古猛坐下,伊霞走到刘喜妹身边,陪着她坐在了炕沿上,她伸出两只手抓住母亲的手,刘喜妹的手还是那么冰冷。

    刘喜妹怜爱地看着伊霞,又看了看古丹韵。

    “猛哥,这俩孩子也都不小了,今天我当着你的面,正式把伊霞许配给韵儿。”

    伊霞羞的满脸通红。

    “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