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嗯,还不错,将就一下还是可以,虽然不能后后世的盐相比,但在唐朝应该算是最好的盐了”。李俊激动的哭了,他终于是不用再吃那些苦苦的盐块了。

    “俊哥儿,这是啥东西,是你说的盐嘛?”柱子也学着李俊的样子,轻轻的用手指粘了一点放进嘴里。

    “妈呀!是盐,正是盐,上好的青盐”,柱子一下就蹦跳了起来,李俊弄出来了上好的盐,这将意味着什么,柱子心里很清楚,所以他激动,他为李俊高兴。

    当下李俊和柱子便用盐做了一些吃食吃掉,李俊这是在拿自己做实验,看看是否还会中毒。

    天已经黑了,晚上,皎洁的月亮躲在柔和似絮,轻均如绢的云朵间害羞地看着那宁静的世界,撒下了那素洁的光辉,柱子已经熟睡了,他独自一人来到园子里,站在角落李俊抬头望着天上的繁星,他已经来到这里一个星期了,那个现代社会他已经死了,不知道父母是否放下了对儿子的思念,还有满头白发的爷爷,不知道他现在过得怎么样,是否还在为他伤心,现在现代社会的夜晚是否也像这里一样繁星点点,想念父母的笑颜,想念家中暖暖的被窝,想念妈妈烹饪的羹汤。李俊泪水不由自主的掉了下来,他的心痛到不能呼吸了,想爸爸想妈妈,想回我家,可是已经回不去了。

    这一晚,李俊不知道他是怎么睡着的,第二天一早便起来了,穿好衣服,简单的用木炭刷牙洗脸,没办法,在古代也没牙刷牙膏,好一点的家庭也只是用柳枝粘点青盐刷牙。

    今天天气很好,阳光明媚,晴空万里,没有一丝云彩阳光暖暖的,照得人心头都亮堂堂的,在冬天能有这样的天气很是罕见,李俊来到柱子面前,叫醒了正在睡懒觉的柱子,询问了一下他是否有什么不适的地方,柱子说他一点问题都没有。

    看来,到现在为止,李俊可以确定他们制盐成功了。

    望着这次做出来的盐,李俊把它装进了一个大口袋里,称了一下,得有7,8斤,拿了一斤给柱子,让他带回家吃,随便把他家牛车拉过来,他们得去县城一趟,盐是弄出来了,现在得把它卖出去,换成钱,李俊现在是太需要钱了,再搞不钱他这个冬天得饿死冻死在大唐。

    大唐的路太烂了,走了一路,坐在牛车上的李俊简直不死都难受,好不容易才熬到万年县城,虽说万年县只是长安城外的一个小县城,可它紧挨着长安城,距离长安城也只有10来公里,所以这里过往的商旅很多,商业也很发达,跟柱子爹约好下午在城门口汇合后,李俊和柱子便来到万年县城里最大的一个盐店里。

    “这位大哥,能帮我通报一下吗,我找你们老板,我有一些上好的青盐想卖给你们”。

    李俊为什么不自己在街上卖呢,一是他现在还不熟悉唐朝的市场,二是他不想招惹麻烦,因为盐的利润很大,不排除有人见钱眼开,他得学会保护自己,三是他得找一个稳定的收货商,这样才能长久。

    不一会,一中年大叔就向他们走了过来,李俊看着这位大叔,他知道,这应该就是这里的负责人了。

    “这位大伯一看面相就是一位大富大贵之人,你是这里的老板,别人都没有你又富态”,李俊一上来就是一通马屁先拍上了。

    “你这小伙子,鬼精鬼精的,不过马屁还是拍的可以,就是小伙子你找我”,看来,千穿万穿,还是马屁不穿,这老板的态度一下子就变得好多了。

    “是的,老板大伯,我这里有一批好盐,想问问大伯你这里要收吗”?

    盐店老板很满意李俊的态度,他拿起李俊给的一小袋子盐看了一下,还用手粘了一点品尝。

    斯,这老板吓了一跳,这盐不管是味道还是品相比现在大唐最好的青盐都要好,这要是弄到长安城去,肯定得赚大发了都。

    “小伙子,你这盐有多少,我全要了,你说说你准备卖给我多少钱一斤”。

    其实,李俊都不知道现在的盐价,可低不过他脑袋转的快呀,他让老板先开个价,如果合适他就全部卖给他,而且可以每一个星期送一次货,最后老板也没怎么坑他,以15钱一斤的价格成交,并约定好了每个星期送一次,数量不得下余50斤。

    李俊拿到了他来大唐的第一笔钱,这一趟他赚了75文,以现在大唐的粮食价格,李俊可以买差不多100斤粮食了。接着便带着柱子在街边吃了碗面条,说实话,李俊真觉得不好吃,什么都没有,对于他一个四川人来说,没有辣椒的面条是没有灵魂的,不过现有辣椒还在遥远的海对面呢。大唐压根没有,接着又去买了50斤粮食,这够他一个人吃一个月了。

    下午回到家,李俊又给了柱子20文钱,本来柱子是不要的,但架不住李俊的热情,现在李俊手里终于有活钱了,虽然只有小小的30文,但只少他不用担心被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