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不会是假钞吧?”孙达一把夺过来,摸了摸,弹了弹,竟然是真的,我靠,这老头玩什么?

“捡了鞋子再给你。”老头手一晃,也不知怎么的,钞票就又到了他的手上。

“早说嘛,有钱赚一切都好说。”

孙达单手在桥栏上一撑,便越到了桥下,捡起皮鞋跃上桥面,麻利地给老人穿上然后伸出手。

老人将钞票拍在他手上,他拈起弹了弹,装进兜里说:“啊哈,这一百元赚得容易。”

“一百元算什么,你如今拜到我遗履门周文门下,如果学得了《素书》上的奇术,就算一千万,一个亿,十个亿……又算得了什么?”周文傲然说道。

“等等,你说什么遗履门,还有什么《素书》?真有这东东?还有还有我什么时候拜到你门下了?”孙达被他的话雷得找不着北了,这个周大爷莫不是得了臆想症?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野果阅读,安装最新版。】

“怎么?你刚行了拜师大礼就要反悔?”周大爷勃然大怒。

“我什么时候行了拜师大礼?小礼我都没行一个。”看着周大爷圆睁双目,神情凛然的样子,他突然有点害怕,小声叽咕了一句。

周大爷见他怕了,就换做一张和蔼的面目说:“你既入我遗履门,便要了解我遗履门的历史,我们的祖师爷叫张良……”

便从黄石公纳履授书讲起,一直讲到五十年前他的师傅。听得孙达张大了嘴巴再也合不拢。最后说:“从张良祖师爷起,我遗履门的拜师礼自是与世俗不同,便是那做徒弟的自愿从桥下将师傅的鞋子拾起,上桥给师傅穿上。你说说,你刚才是不是行了拜师礼?”

“这个,这个,我虽然确是拾了鞋也给您穿了,可是我事先不知道呀,这不能算吧。”孙达虽然对那什么《素书》非常好奇,却不想糊里糊涂成了人家的徒弟受人约束。

“嘿嘿,这么说你还是想反悔。”周大爷冷笑着说,“入门后想反悔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要承受十下清风斩,就行了,你看着。”

周大爷说完,右手向桥侧一挥,也不见多么用力,只听哗拉一声响,一丈开外一棵胳膊粗的柳树登时断做两截,断口如刀削一般。

“怎么样,你这身子虽弱,但应该比柳树结实多了,也许斩十下八下也并无大碍也不一定。”周大爷目光在他的脖子上瞄来瞄去,扬起手。

“别别别,我不后悔了,永远不后悔了。”孙达吓得出了一身冷汗,没想到这土里巴几的老头,身手这么厉害,那柳木的硬度他是知道的,就自己这身子骨,别说十下,只一下他可能就身首异处了。这么说武侠小说中所描写的武功都是真的?太好了!这才真是奇遇啊,虽然受人约束有点不爽,但只要能学得绝世武功,那又算得了什么。他跪倒双膝,朝老头连连叩头说,“徒弟愿跟随师傅,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周大爷赶忙扶起孙达说:“起来吧,我们遗履门不行这些俗礼,《素书》上所载绝技,比为师这清风斩要强十倍,以你的聪明,只要用心研习,要不了几年,成就一定在师傅之上。”孙达忙点头答应,表示一定听师傅的话,用心研习。

周大爷随后大略讲了遗履门的规矩,不外乎是不得以技欺压良善,不得以技谋取私利,做事要低调等等,孙达倒也不排斥,都能接受。

“这是入门篇,你在一月内学完。”周大爷咛嘱完毕,便从怀里掏出一本用油布细细包裹着的线装书递给孙达说,“你这就回家去吧,为师要在此打坐一下。”

孙达将书珍重地放进怀里,应了一声,转身往回走去。

看看孙达消失在小路尽头。周文叫了声:惭愧,翻身下桥,从桥下收起一根细如蚕丝的透明绳子。

原来周文那里会什么清风斩啊,为了震住孙达这小家伙,周文老早就来到桥上,将桥边那棵柳树用刀子削得只余下一小部分,然后将那条细而坚韧的透明丝绳系在树冠上,绕过它后边那棵树,系在桥栏下,当时他右手做势一挥,左手却伸到桥栏下轻轻一拉,那棵柳树自然是轰然倒下了。

他知道他这徒弟比鬼还精,心里一定会有怀疑,一会肯定会返回来查看,便忙消除了痕迹。

周文刚在草丛中藏好,果然看见孙达从原路回来,过桥站在断树下,细细看了看柳树的断口,口里说:“太奇了,难道师傅真的身怀绝世武功?看来这本书倒是该认真研究一下了。”

孙达又在四周查看了一下,没看出任何破绽,便又晃晃当当的回去了。

孙达回到家里,迫不及待地打开书翻了翻,发现纸上一排排黑印,细看全是竹简的拓片,上面全是小篆,还是古篆,果真是年代久远。

他在初中时曾跟一个美术老师学写过小篆,但看了几行,十个中仍有七八个不认识。这孙达有一个特点,对一目了然十分容易的事全无兴趣,但若遇到的事难度越大,挑战性越强兴趣就越大。这十分古奥的书一下子就引起了他强烈的兴趣。

他先从朋友处借来一架高精度的数码像机,将拓片拍成一张张照片,想发到网上找专家认一下,又怕泄露了书中秘密引来麻烦,就用PS将图片分割成一个个单字。找到一个古文字专业论坛,把这些字打乱了发上去,很快就有专家将这些字翻译成现代汉字。孙达将《素书》下卷整理出现代版本,只看了前面一部分,就被书中博大的内容和精僻的见解完全迷住了。原来人体这个小宇宙这么奇妙啊!

一个月未满,他就将这本书看完了,又从周文处换了一本回来如法研读。三个月之间便将整本《素书》下卷译出了现代版。

周文见到孙达搞出的译本,更是欣喜若狂,知道这家伙聪明,但没想到竟然这么聪明。在周文的窜掇下,孙达干脆借口外出打击赚取学费,跟周文回到云架山,开始了对《素书》所载士术的修习。

有孙达掌握的理论,有周文的经验,有前辈的研习心得,加上遗履门独有的附助器械和药物。孙达对士术的修习日新月异,一年后孙达不知不觉间已《素书》所载士术之中关于力道和速道的记载研究得料熟,对力量和速度的把握已然初窃门径。

算算离高考已不足一年,为了不耽误他的前程,周文便放他下山,在下山前,殷殷叮咛他勤于练功,不到万不得已,万万不可显露身手,以防引来杀身之祸。

孙达这会儿想到下山前师傅的谆谆教诲,不由得百感交集。自己之所以会引得昊天集团的招揽,搞出那么多事,还是因为自己没有听师傅的话啊。

第三天,孙达上云架山拜见师傅,老人家不知又到哪儿玩去了,他搬开屋角那块巨石,石下是一个山洞,他走进山洞,来到很熟悉的石室,在石桌上放着一口铁箱。他打开铁箱,在几本书上放着一张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写道:“为师能找到你这个徒弟,也算对得起祖师了,素书为师看了多年,也看不懂这些东西,还是留给你费脑子吧。你如果来到这儿,说明你已经学成归来了,你现在有大把的时间了,素书记载的士术博大精深,你学的那点东西还差得远哩,记得好好修练呀。

你既然入了我遗履门,我遗履门又以剑法见长,你没有一把合用的剑怎么行?为师我花了四年时间,终于找到一把最适合你用的宝剑,为师把剑放在一个隐秘的地方,这就要让你小子费头神找上一找了,我老人家云游去啦。”

孙达将纸条放在一边,随手翻了翻下面那本书,都是当年自己用电脑翻译后打印出来的,当年因为只有一年时间,所以只修习了素书中关于力道和速度两部分,还有很多尚未来得及学。毕业后,为俗事所扰,对功夫的修练也几乎没有,想起来真有点汗颜。看来今后无论多么忙,每天都要抽一部分时间来练功了,自己未来势必会遇到许多凶险之事,只有不断提高实力才是硬道理。

在那几本书下面是好几本线装书,都是上几代人修习的心得和方法,他将这几本书和素书收在一起。

他将石室里边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师傅所说的剑,就坐下来想师傅会将那把剑藏在那儿。突然想起四五前前,自己跟师傅学士术时,师傅有贪嘴的毛病,特别喜欢吃鸡腿,他每次从山下买了鸡回来做好了,师傅就会偷偷将鸡腿撕下来用油纸包了藏起来,骗他说鸡腿让山上的狐狸偷走了,直到他无意中发现了他藏鸡腿的那个树洞,才羞得师傅面红耳赤。

他找到那个树洞,没有找到传世宝剑,却找到一条皮带,长约四尺,宽只一寸,却足有一分厚,看得出是手工制作的,有点粗糙。

他握着皮带扣一挥,竟然发出一阵阵金属的轻鸣。他觉得奇怪,仔细研究之下,发现皮带扣和一般的皮带扣不同,竟然有两个小拔柄,他轻轻拔动一个小柄,皮带扣铮地一声和皮带分开,竟然从皮带中弹出一截闪亮的金属条,他握住皮带扣一扯,一把剑便从皮带中完全抽了出来,那条皮带竟然是设计得非常巧妙的剑鞘。

这就是传说中的软剑?

太好了!在现代社会,你不可能像过去的剑客一样,没事腰上悬着一把宝剑招摇过市。所以孙达虽然学了剑术,也和没学差不多,因为根本就没有可用之剑。

有了这把可以藏于皮带中的软剑就方便多了,关键时刻,突然亮出武器震慑力也是很大的。

孙达仔细观察这把软剑,也不知他是用什么制作的,剑柄就是皮带扣,剑身通乌黑,长约三尺,宽仅两指,厚度不超过一毫米,但弹性和韧性都特别好。

孙达试着挺起软剑刺向一棵幼树,几乎未用什么力就穿树而过,竟然是十分锋利。

孙达将软剑收进剑鞘,系在腰上,把给师傅带来的礼物放在石桌上,将那些书放进包内,下了云架山。(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