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小庸班的六门基础科目礼、乐、射、御、书、数,宁逾明出身于簪缨世族、鼎食之家,又在京城长大,所以礼学得不错;射、御皆为武将之家的立身之本,所以也学得不错;数,八卦术数也,涉及算数的部分他学得更是出色。

    但乐、书二道并五经,宁逾明的水平就只是了了。

    晏羽则是各方面都比较平均及优秀的典范,导致他和宁逾明在某些课上错开了。

    宁逾明去上的书法初级班和乐理初级班刚巧都是谢珣在当班助,同时他上的射术班和骑术班又比同期小伙伴水平高了一节,刚巧又撞上了擅文不擅武、水平不高的谢子瑜。

    宁逾明在体育课上对这位比他大两三岁的舍友多加照顾,递个水递个汗巾,上完课了给扶回庸院都是常态。

    倒叫自诩为年长者的谢子瑜越发不好意思,小冰山有了融化的趋势,不再拒他于千里之外。

    再加上宁逾明与生俱来的亲和力、庸者的身份没有侵略性、年纪小爱卖乖影响,谢珣干脆自告奋勇地要辅导宁逾明的乐理和书法。

    谢珣云:“书之一道,全在恒心二字。前朝王中军临池学书、池水尽没,便是此理。每日抽一个时辰,写五十张大字,半年可有见效。”

    “哇,好厉害。”宁逾明道。

    “但是做不到,一个时辰太久,白日课排得满满的,夜里还要温习别的功课,我还得抽时间练武。”

    谢珣皱起眉头,宁逾明马上讨好笑道:“要不这样,半个时辰好不,每晚子瑜兄开始练字了,我也一起。练满半个时辰,我安静如鸡地去干别的,保证不打扰子瑜兄。”

    谢子瑜还是有点不开心,在他看来,字如其人,一笔好字是读书人的必备素质。但想想眼前这位是公府的公子,以后不袭爵也不会去考科举,有这份精进课业的心思便很优秀了,不像他那些朋友……

    谢珣微恼地翻开纪律小本本上,手指拂过他自己那一页,完美无瑕的记录后头多了一个墨点,那是谢珣前几天痛心无比地给自己点上的。

    数日前。

    谢珣因特殊原因定期走在从后山回到学舍的路上,却被小庸甲班的刘意伊带人拦住,要“给他点教训尝尝”。

    太蠢了,这里是青云书院,他是石花先生亲点的班助,总理一班风纪。

    往年不是没有看班助不顺眼的贵族子弟,最后发生冲突被劝退的可不会是班助。

    有皇室做后台,青云书院腰杆子硬得很。

    谢珣始终是那样修修青竹不可催折的凛然模样,立时把刘意伊激怒了,怒吼一声就要让他的狗腿子们上前一齐动手。

    谢珣不擅武艺,身体素质较普通庸男更差一些,已打算硬挺过这一遭。

    谁料他的舍友之一突然从草丛里跳了出来,身手矫健利落地以一敌四,把刘意伊的狗腿子们一顿好打。

    他只给年纪小又玩得不错刘意伊留了情面,一开场便轻轻把他推了个跟头。

    刘意伊叉腿坐在地上懵逼大叫:“秦三儿,你怎么能这样,你到底是谁的哥们!”

    谢珣见这十一二岁的少年身姿潇洒地轻松把四个大他不少的人打翻在地,又拍拍校服上的草灰,嘴里叼着草根,头发高高地捆着,神采飞扬又几分无赖地对着刘意伊抱胸扬眉。

    “我是正义的哥们,谁叫你又欺负弱小来的?”

    秦三纠住刘意伊的耳朵,把他从地上提到谢珣身边,摁着他的脑袋倾身致歉。

    “对不起啊班助,小孩儿不懂事,你给他记过什么的都行,这事儿能不能瞒着教谕,不要开除他。”

    刘意伊犹在喊着:“你欺负我,我要告诉殿下。”听了秦三的话才大惊失色:“什么,要开除,我娘会打死我的。”可见是非常信任秦三的。

    秦三扁了他数下,大怒道:“那你还不来道歉!”

    谢珣眉目冷淡地在他们争吵的时候离开了。

    他最后给秦三记了一过,给刘意伊和他的狗腿子们记了一过,给自己也记了一过。

    从那天以后,他还是不招贵族少年们喜欢,但他们除皇子以外的头头——还没褪去婴儿肥但面容身段渐渐已见俊朗的秦三公子,似乎就此认定他是个面冷心善的好人,更加热情起来。

    ……七皇子脸也一天比一天黑就是了。

    回忆结束。

    谢珣非常严肃地告诫宁逾明:“习字须坚持,若有一日中断,便另请高明。”

    宁逾明忙不迭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