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当时赵三英经营着一家录像厅。

    文龙、二林、刘子昂他们三个人就住在这个录像厅里。

    晚上的话就是帮忙看着点儿录像厅的生意。

    给换个碟片啥的。

    收点钱,卖点吃的喝的,就这些事情。

    每个月再去出门帮着英哥收收账本。

    有时候英哥叫他们一起去帮别人站个场,充人数。

    天天就这些事情。

    一个月指定是比上班赚的多。

    文龙在省城一点儿不受拘束。

    根本没有多少人了解文龙的过往。

    而刘子昂在省城待了将近三年。

    他也有自己的一群朋友。

    在省城也是认识了不少同龄人。

    李明宇他们来了之后,英哥就让文龙他们陪着兄弟们好好待几天。

    这几天的时间,李明宇他们就是旅游呗!

    到处走动。

    老太太走不动,那就坐车。

    反正哥几个心里就是一个想法。

    开开心心的放松一下心情。

    而这时候,省城其实也不算太平。

    赵三英的身边有一个哥们儿叫邵海峰。

    这个邵海峰并不是赵三英的小弟,而是兄弟。

    前两年,邵海峰曾经给赵三英帮过一个大忙。

    而且在英哥刚刚来到省城的时候,他给赵三英拿过一些钱救急。

    之后又经常帮英哥一些小忙。

    这俩人关系挺好的,经常走动。

    这个邵海峰最近跟一个叫赵振刚的家伙产生了一点矛盾。

    这个赵振刚的年纪已经四十多岁了。

    并且没有结婚,他出生在省城边上一个叫永源的镇子上。

    赵振刚是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主。

    他没有直系亲属。

    而且家里亲戚都断的差不多了。

    是个没啥后顾之忧的单身汉。

    赵振刚虽然是个社会人,但是他混了挺多年社会,却并没有攒下什么钱。

    因为他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也没有做生意的那个念头。

    这时候已经是一九九一年的下半旬了。

    社会发展很快。

    大伙都在努力的赚钱,并且收获不少。

    赵振刚这时候却连个像样的房子都没混出来。

    人家跟他年纪差不多的同龄人,都上城里住楼房去了。

    赵振刚这还住在乡下的一个小平房里面呢!

    天天在家跟自己的这群兄弟吃吃喝喝,没钱就出去张罗事儿赚点钱生活。

    小日子过得只能说是勉强维持吧!

    就是不思进取,天天是得过且过,也没有攒钱的念头。

    这成啥了!

    他们也是忽然间就醒悟了。

    要赚钱。

    做生意才能赚大钱。

    这时候赵振刚的兄弟们就开口跟赵振刚讲了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劭海峰。

    邵海峰当时挺有钱。

    他和赵振刚一样,都是永源镇的本地人。

    而且俩人论起年纪来,赵振刚要比邵海峰的年纪更大一些。

    邵海峰才三十多岁,还没英哥岁数大呢!

    邵海峰他是专门做关于粮食的买卖。

    因为黑省这个地方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

    粮库很多,收粮,卖粮,靠着粮食赚钱,这有一套完整的产业链。

    而邵海峰脑子很好使,他没有在城里跟那些大哥碰一下子的想法。

    他专门在乡下赚钱。

    属于中间商,赚差价。

    玩儿的是空手套白狼这一套。

    其实这个事情很简单。

    比如说这个大米,正常来说,收购价是七毛钱一斤。

    而市场上的售价是一块钱左右。

    邵海峰领着兄弟们在中间掺和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