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这人的确是很有能力。

    人家真的帮他们要回来钱了。

    这五万块钱不是李明宇掏出来的,但是这个举动却让老郭的这群兄弟们刮目相看。

    大伙信了老郭说的话,纷纷表示后天会跟着老郭一起去李明宇的工地那边看看情况。

    还有几个当即表示要跟着老郭一起去李明宇的工地打工。

    其实他们真的不容易,这一切也是为了生活,或者说生存。

    在工地上班的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家里没多少地的苦命人。

    有些人家里孩子上学,没钱就只能出去打工。

    现在也有很多人这样。

    不过现在这些人都去外地务工了,去南方赚钱,支援老家。

    农民工,一直都不容易啊!

    就这么着,老郭这边安排好了之后,李明宇这边也是挺重视的!

    这是一伙配合非常成熟的工人。

    他们不像是现在工地上面的这些工人。

    现在工地上还是在出大力的阶段,并没有涉及到多少技术工作。

    可接下来不同。

    需要技术活的时候,就得看老郭他们这群兄弟的了!

    一个成熟的工程队,它能带来的价值远超想象。

    正因如此,李明宇才花费了这些心思留下了老郭他们帮自己干活。

    老板选择员工,这也是一门学问。

    秦老板这边的情况,小楠他们打听到了一些。

    这个秦老大并不简单。

    他家一直就很有钱,在当地实力很强。

    秦老大五十多岁,不懂啥。

    他家的这个厂子其实是他儿子在打理。

    秦老大的儿子有出息,七八年就考上了大学,毕业之后在南方工作。

    去年才回到老家创业。

    而秦老大他家做的生意也是乱七八糟。

    这小子早年间做的是运输生意,后来又开的供销社,后期又整的租赁农机用具,还卖化肥啥的。

    人生经历比较复杂。

    三教九流的都认识。

    德子跟秦老大两个人都是本地人,在牌局上面认识的朋友。

    这个德子输光了钱,跟秦老大借钱,后来还不上了!

    秦老大要收拾他的时候才知道他还有个姐夫是包工头。

    听说这件事之后,秦老大计上心头,所以才安排了后面的这些套路,为的就是坑人。

    这个事情来来回回的,总算是理清了顺序。

    李明宇听到小楠说的这些话之后,心里对这个老郭还真是同情了起来。

    而这个秦老板正在干嘛呢!

    秦老板的日子过得还是跟从前一样。

    甚至于他的日子过得比从前更好。

    他有钱!

    就是不给。

    阿城这地方距离冰城很近很近。

    它属于冰城下面的一个区县。

    秦老板的踪迹,不也是那么好打听的!

    李明宇觉得自己不能这样被动。

    要主动的吸引到秦老大的目光,让他自己露面才行。

    而这个办法其实也很简单。

    建筑材料!

    就可以从这个项目出发。

    因为秦老大做的是保温材料,也就是大楼外立面的那个部分。

    李明宇决定将他给引出来,就以这个谈生意合作的理由,引起他的兴趣。

    找到秦老板就需要一个中间人。

    而这个中间人,李明宇也找到了!

    他就是邵海峰。

    邵海峰是本地人,并且在冰城有一定的实力。

    他就说自己要扩建粮站,指定能把这个秦老大给引出来。

    然后在李明宇他们再出面,顺势谈谈合作啥的。。

    秦老大应该不会察觉。

    毕竟谁也不会拒绝一个送上门的好生意。

    再者说了,对面根本就不清楚他们的身份啊!

    按照计划,开始吧!

    邵海峰这边的人脉关系也挺强大。

    一个是永源镇,一个是阿城。

    两个地方相距不远,中间也有不少的亲属关系。

    邵海峰通过鹏业联系到了秦老大这边,跟他谈了一下采购的问题。

    邵海峰说自己的粮站需要一些外立面的保温板。

    他的那个粮站需要一个恒温恒湿的保存条件,打电话只是为了询问一下,看看秦老大他家的这个产品有没有这个能力罢了!

    秦老大很重视。

    因为他通过中间的介绍人知道了邵海峰的实力。

    在当时来说,邵海峰实力绝对不一般。

    人家靠着卖粮食都赚了上千万。

    八九十年代的上千万,那是什么概念啊!

    所以面对这样的大客户,但凡有点儿脑子都不会选择得放过吧!

    就这样,邵海峰很顺利的联系到了秦老板。

    并且双方约定了时间,去现场测量尺寸。

    因为邵海峰的粮站里面有圆的,有方的,仓库不一样。

    所以需要的材料也没法作出一个准确的估量。

    这就需要专人去估算。

    邵海峰给出的理由正是如此。

    李明宇这边一直在同步跟进这件事。

    秦老大不可能自己过去。

    他安排自己厂子里面的技术员去那边测量尺寸。

    到了地方之后,邵海峰其实挺满意的。

    他的确是有意向给自己的粮站安排一些保温的材料。

    整吧!

    忙活了大半天的工夫,也算是结束了!

    邵海峰的这个买卖不算太大。

    粮站和正儿八经盖楼的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