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有气球的加持,和地面上的勘测,林立已经规划出了铁轨铺设的线路。

    第一条铁轨是要从云中直达京城,途中要绕过几座山脉——隧道是先不想了,现在还没有开凿隧道的技术。

    铺设铁路,林立采用的是分段开始铺设,也就是地面勘探之后,在不同地区同时共用民工开始施工。

    林立在伊关铺设过铁轨了,技术上成熟,人又有钱,宣布征用民工,待遇一颁布,报名的人就源源不断。

    林立没有以官府的名义征用民工。

    笑话,从他到云中开始,就连第一批铁矿石都是花了银子购买的,凭什么用官府的名义,将铁路最后给到官府手里?

    他完全是以“大夏第一铁路总局”的名义征集的民工,征集来的民工给的就是铁饭碗。

    每个月固定的工钱,每天三顿饭管吃管住,每个月逢十一天的沐休,如果不休息,是双倍的工钱。

    并且还许诺,铁路修建结束,也不会辞退。

    本来安安静静的云中,一下子就炸开锅了。

    晋地因为几条大河穿过,每年都有洪涝发生,地里的出产有限,因此都是以家族为主的生产。

    一个家族里会留下几个男劳力耕地,女人们则在家里纺织,其余的男人都参与经商。

    参与经商,并不等于自己做老板,大多数都是跟着家族里的长者和有能力的打杂。

    比如水路运输上,船,是船商的,水手们。搬运货物的劳力们,却都是当地的百姓。

    这些做劳力的百姓,拿的是最低一等的工钱,工作却不是固定的。

    大多数人都要等在码头上抢货。

    家族,在这个时候的作用,就是有一个领头给他们派活的,还要从中收取一定的费用。

    林立的“大夏第一铁路总局”招工的告示一贴出来,开始大家还不相信,待第一个报名的人拿到了预支的工钱之后,云中的壮劳力们立刻就蜂拥而来。

    不同于之间建造“侯爵府”,那时候林立初来乍到,并不想引人耳目,且建筑工地上需要的人手都是技术工种,所以都是从人牙子那里买了人来。

    包括玻璃厂的,水泥厂的,都是签了契约的,最低的都是十年的活契,个别技术性强的,直接就是死契。

    现在这个铺设铁路的,虽然也要求技术含量,但上手快,对体力的要求才是第一位。

    招工告示贴出去第一天,反响还不强烈,第二天一早,招工的地方就围了满满的人。

    看热闹的有之,报名的人更多。

    林立头一天就请了衙门的人在,这边登记报名,那边就在衙门处落下户籍名字,才能领取预支的工钱和一袋糙米,然后给两天时间处理家里事情,第三天就要来上工。

    一方面是防止有人拿了预支的工钱就销声匿迹,另一方面也显示出林立的人性化。

    这下,云中的一些富商坐不住了。

    林立这不是变相地抬高工钱,让他们这些船商雇不到人了吗。

    林立,还真有这么点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