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白芷揣着一百两银子,走到了大河两岸,滚滚黄沙的河流分流又汇聚,哺育一个又一个的村落。

    走到最末端支流的小溪,见到了劳苦的百姓们,为了抢夺灌溉水源,抄起锄头镰刀,斗得你死我活,满地尸骨。

    白芷找来官兵,官兵阻止了私斗,却没能解决问题。有良心的官员,左右逢源,鞠躬尽瘁,却抵不过上头人的一句话。

    未得官场庇护的村落,最终旱死了青苗,错过了时节,全年无收。

    有人变卖家产,做起了其他勾当,有人落草为寇,打家劫舍。

    有人当起了人们心中的大侠,朝贪官污吏的必经之路设下陷阱,暗杀了人们心中的大恶人。

    大恶人死的那日,小城内锣鼓喧天,没过几日,新官上任,人们期盼着那是个好人,是个好官。

    白芷也翘首以盼,可这新官是不是好人她不知道,她只看见了新官上任三把火。

    第一把火,烧了上任官员留下的人,美其名曰,铲除奸恶贪腐。

    第二把火,烧了沿路的山匪寨子,大片大片的寨子被烧毁,哀嚎之声连绵不绝,百姓们拍手叫好。

    第三把火,烧到了无田可种的百姓,他们被勒令要在今年种上了茶树。可一片荒山,突然种上了茶树,茶树至少要三年可采,这三年,他们至少得再找一份活计,才能勉强活命,于是他们低价卖身成为佃奴。这样一来,茶树种上了,世家贵族们的田土也有人种了,可谓是皆大欢喜。

    一时之间,小城恢复了生机勃勃,至少,上面的人会看到这一派欣欣向荣之景。

    白芷却是踏着这条白骨路,坐上了牛车,跟着想寻一片乐土的逃难人,辗转来到了百姓心中的向往之地。

    一个小小县城,这处鱼米之乡,山川河流湖泊,占尽了大自然的便宜。

    好在当官的清廉,七老八十了,拄着拐棍还在同豪强们周旋。到底是做了四五十年的官,脑子清醒,顾得了上面的利益,护得住百姓们的体面,这才造就了这一方净土。

    老人家年迈,就爱钓鱼,百姓们称他为鱼公。若是打了大鱼,第一个就是送给鱼公。每当此时,鱼公总会烹制盛宴,召来一众官员和门下弟子,告诫他们鱼米何处来。

    白芷花了些钱,成功进了鱼公的府邸,成了鱼公身边的丫鬟,跟着他学了不少东西。

    鱼公自是知道这个小丫头目的不纯,却也没有戳穿。因为他发现这伶俐的小丫头,心术正得出奇,是个耐得住寂寞的性子,他很是喜欢。只可惜是个女儿身,于是他想撮合自家儿子与白芷结成良缘,被白芷给拒绝了。

    鱼公问她,“你志在何处?”

    面对这个爷爷,白芷有些俏皮地笑了笑,“白芷虽志在天下,却也知此事艰难,所以选择走好当下之路,能走到哪儿走到哪儿,但是上不封顶嘛!”

    鱼公呵呵大笑,笑得心头舒畅,“你若有天下之志,老夫可帮你举荐给一个人,若是能得那人青睐,定能有所作为!”

    “能得鱼公青睐,此人莫不是个高人?”白芷打趣。

    “可不是!各方势力,老夫只择最优一方。”

    “何人?”

    “宁王孟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