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农妇开始诉说瑾儿的情况,“这孩子三岁了爹娘都喊不清,如今也正反左右不分,我们也找大夫瞧过,都没办法!”

    梅映雪一脸不可置信,眼里透露着浓浓的愧意,“那之前的信里怎么没听你们提起过?”

    农妇也有些愧疚,“我家那口子啊,说是夫人你知道了,就不要这孩子了,也就不会给我家送钱了,这才瞒着……”

    梅映雪一时潸然泪下,紧紧抱住瑾儿。

    景德帝让随行的御医给她瞧了瞧,确实看不出什么毛病,身体健康,只是她眼中看到的世界,好像和常人不一样。

    夜里,景德帝与梅映雪就在寺庙落脚。

    一家子总算团聚,和和美美地在一起吃了顿素斋饭。

    饭间,瑾儿伸手抓着饭就往嘴里塞,孟瑛坐在她身旁,用非常标准的皇家礼仪用餐。

    孟瑛实是不解,歪着脑袋问,“姐姐为什么不用筷子呢?”

    梅映雪和景德帝眉头拧得极紧,梅映雪将筷子放在她手中,尝试着教她使用筷子,可筷子刚到她手中,就滑落下去,反复多次,瑾儿一时难受得哭起来。

    与瑾儿相比,孟瑛却是过分地早慧,比同龄的孩子先学会走路,先学会说话,认字读书也是极快的。在宫里,甚至在整个辰京,他都是一骑绝尘的存在。

    教育孟瑛的过程,也是极其愉悦的,因为实在太过轻松。

    这让梅映雪和景德帝第一次在教育孩子这事上,感受到了挫败,同时他们愧疚至极。

    夜里孟瑛好奇地在寺庙疯玩,钻到祭桌底下玩捉迷藏。

    忽的,那农妇与住持走了进来,孟瑛全部心思都在捉迷藏上,也就没有发出声。

    农妇叹了一口气问道,“大师,贫尼常听说双生子时常有此事,其中一子吸食另一子的魂魄,生下来后,往往是一个聪慧健壮,一个不通人事,可怜啊!”

    住持大师转着佛珠,缓缓开口,“虽说佛家讲因果轮回,但事情既已过去,又何必究其因果呢?聪慧的人有聪慧人生,傻孩子却有傻福,他们不必非要过一样的一生……”

    孟瑛缩在角落里,惊讶得瞪大了双眼,吸食魂魄!即使鬼魂体系还没在孟瑛的脑子里完全成型,但他依旧理解了,是他抢走了他姐姐重要的东西!

    孟瑛哭着跑去问梅映雪,“母妃,是我在肚子里的时候,抢走了姐姐的魂魄吗?”

    梅映雪一时慌乱,赶紧抱住她的两个孩子,“乱说,姐姐好着呢,她只是和我们不一样罢了。”

    景德帝却神色微凝,他忽的扯过孟瑛,郑重其事的对他说了一番话,“瑛儿,你是不是觉得你很聪慧?哥哥们都不如你?”

    孟瑛眼里还含着泪,思考了一下,委屈巴巴地点点头。

    “你记住了,不是你聪慧,是你取走了姐姐的聪慧,你之所以能赢过哥哥们,就是因为你脑子里有两个人的智慧,是你姐姐在帮你。”

    景德帝语重心长,他与梅映雪商量过了,他们不能带瑾儿回宫,与其让不通人事的她在宫中受人钳制,不如就让她做个普通的百姓。

    而他最骄傲的儿子,天生聪慧,这是极其难得的。但景德帝发现他在周围人的吹捧下,过于狂傲,已经有不知收敛的迹象了,这对于皇室的人来说,是大忌。

    于是他在孟瑛心里种下一颗种子,让他时时砥砺德行。

    那番话,也的确深深扎根于孟瑛的心里,在孟瑛往后的人生里,成了时时约束他的金箍。

    于是从第二天起,孟瑛决定好好弥补他这个姐姐。

    他开始教瑾儿使用勺子,一点点正确穿衣,还有一些日常琐事。

    说来也怪,农妇和主持多年都没教会的筷子,在孟瑛的教导下,尽然一日就学会了。

    孟瑛渐渐发现了一个别人都没发现的秘密,瑾儿并不是傻,只是她看到的世界,和普通人看到的不一样。但是她能认得自己长什么模样,所以她看孟瑛,宛如照镜子一般,能让她清晰地明白,该怎么样做动作。

    于是孟瑛掌握了对瑾儿教学的关键,他教瑾儿认识形状,会拉着她的手,在桌子上画出这个形状,“这是圆,这是方,天圆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