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老者抬头望了望紫光夫人,摇头说:“夫人不问也罢!”

    “老人家,你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老者摇着头忍不住流出了心酸的老泪。

    紫光夫人见状说道:“老人家,有什么话但讲无妨,自有本宫为你做主就是。”

    春妮在一旁说:“是啊!老人家有什么话你就只管说吧,有国母为你做主,你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相信国母一定会为你伸冤报仇的。”

    老者摇着头道:“哎……孽障啊!孽障……”

    “老人家莫要着急,慢慢讲来。”

    老者点点头说:“哦……夫人有所不知,这事情说来话长……”

    紫光夫人看着老者点头,示意他说下去。

    停了好一会,老者才开口说道:“启禀夫人!老汉我名叫刘云,祖居东山,只因为三年前家乡遭荒旱,连年来田地颗粒不收,无奈之下我与老伴带着一双儿女沿途乞讨来到京城。”

    “什么?东山大旱?”

    “是的,东山大旱三年,田地颗粒不收,那真是荒凉无际,尸横遍野……惨不忍睹啊!”

    紫光夫人自语:“哦……这个,朝廷早已经多次派员运粮赈灾,老人家你接着往下讲……你讲。”

    “禀夫人,您哪里知道?朝廷所赈之粮,根本到不了老百姓的手中啊!”

    “你怎么说?”紫光夫人惊问。

    “夫人久居深宫,哪知道下面如今已经是官官相护!”

    紫光夫人疑惑地问:“官官……相护么?”

    “是啊!官官相护……那简直是无官不贪啊……”

    紫光夫人听了了,心中非常气愤,大声道:“官官相护!无官不贪!这……这也难怪老百姓流离失所,有家难归……敢情是……朝廷所赈灾粮全被那些贪官给吞占了!哼!这些败类!”

    “夫人!”老者怯怯地叫。

    “哦……老人家,接着讲来!”

    “朝廷所赈灾粮,本来就是杯水车薪,又被那些贪官中饱私囊,众百姓饥饿难耐,死伤无数。幸存者万般无奈,大都背井离乡,乞讨在外。我们一家四口,也随着逃难的人群离开家乡,沿路乞讨。半路上,我的小女儿春花冻饿而死……遭不幸我老伴又……又染病身亡!”

    宫女叹息:“呀……”

    紫光夫人听了,心中一阵抽搐般的疼痛,眼中不由涌满泪水。

    老者继续讲道:“一路上受尽了千般苦痛……来到京都时,四口之家只剩下了我和刚满十六岁的儿子继祖……我们父子二人一路走来,我……我是……要来残汤他先饮,讨来剩饭他先吃呀……”

    大家心情沉重地倾听着,御园中空气凝重。

    “在京城,有幸遇到了好心之人,我和儿子总算是安顿了下来。”

    众人这才透过一口气说:“哦……这就好了!”

    “唉……”老者叹口气。

    “老人家何故叹息?”紫光夫人问。

    老者说:“回夫人话!两年前,我与儿子来到京都,在郊外搭了两间茅屋,开了数亩薄田,父子们风寒有遮,饥饿无忧。”

    众人点头。

    “可谁知好景不长……我那不争气的孽子,他……他……”

    紫光夫人问:“老人家,您的儿子他怎么样了?”

    “哎……家门不幸呀……孽子他也不知什么时候结识了一帮游手好闲的地痞无赖,整日的与他们厮混一处,打架斗殴,寻衅生事。更有甚者,他最近结识了一帮赌徒,不光夜不归宿,而且不断有人上门讨要赌帐……现在,不但家中所存粮食衣物被他挥霍一空,为翻赌本,他……他竟然去偷盗……乡邻……”

    “你儿子也太不象话了。”一旁的宫女忍不住插嘴。

    “谁说不是呢?这不……孽子他一连三天不曾回家,今天早上,我出门时刚好碰到他从邻居家鬼鬼祟祟地出来,手中拿着钱袋,我一看,就知道他不干好事,也就一路追赶撕夺,想把钱袋拿走,归还邻居。谁知……谁知反被他推翻在地……哎……真是造孽啊……造孽啊……”

    老者停止了叙述。

    御花园中风停云住,仿佛连太阳也在倾听一样,四周一片寂静。

    宫女们看看老者又望望紫光夫人。

    紫光夫人抬起头道:“人来!”

    四名侍卫应声而至,抱拳道:“夫人!”

    “带老人家下去用餐,吩咐下去,给他纹银一百两,而后送回家去!”

    “尊旨!”一个侍卫带着老者走了出去。

    “传下本宫懿旨——马上下去!寻找老者的儿子严加管教!”

    “尊旨!”侍卫转身欲走。

    紫光夫人叫道:“回来!”

    侍卫又回身站到夫人面前说:“夫人请吩咐!”

    “传令下去,严格搜索打击一切不法之人!不得有误!”

    “尊旨!”众侍卫答应着退出了御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