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啊?”钱向子一时没反应过来。

    “王捕头和。。。。其他捕快兄弟,都死了。”赵言还是木木的说道。

    钱向子和张掌柜对视一眼,张掌柜回身往里屋走去,想来要去确认一下,具体情况。钱向子看赵言神色不对,但他实在不擅长安慰人,只有在他肩上拍了拍,道:“我让小二去府衙请人了。晚上,我会写信回书院,说明这发生的一切。”

    很快,张掌柜捂着嘴从里面冲了出来,靠着墙根,不停的干呕着。又过了一会,终于小二领着一大帮子人过来了。

    领头的正是集城知府——段予名,身后其他官员,有文有武。毕竟官府捕快劫杀中州书院学子,如此恶劣的事件,造成的政治影响可见一斑,说严重点,你集城官员是要造反了吗?

    面对知府亲自到来,钱向子也不敢托大,赶紧见面行礼并将事情大概说了一遍,段知府脸色尴尬的寒暄了几句,就急急进到后院。后院的惨象超出了段知府的预想,残肢断臂,血流成河,好在段知府也是曾经上过战场的,到没什么太大的反应,只不过身后有几位官员就没忍住,吐了起来。

    段知府一挥手,负责刑名的手下,立刻忙碌起来。一名师爷模样的人也四处查看了一番,最后蹲在王捕头的尸体旁看了半天,最后来到段知府身边,说道:“如果书院的人没有隐瞒的话,王捕头的武功应该比我们认为的要高的多,不然制造不出这样的现场。还有王捕头死相很奇怪,仿佛被人吸走了全身的精气。”

    “唉,我所顾虑的是王捕头隐藏的如此之深,到底在图谋什么?按钱学子的说法,如果不是他意外露了马脚,本不会发动。”段知府眉头深皱,自己到不但担心失察之罪,而是一城的捕头在隐藏什么东西?是否还有其他同伙?

    “那就要看看是什么样的物证让他失态了。”师爷捻着胡须说道。

    “你认为他藏身在我这就为了那个东西?”段知府发问道,“不对,他来集城不是一天两天,就为了一个东西?”

    “也许是样重宝!”师爷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走吧,先看看那个物证去。”段知府沉吟了一会,说道。

    两人来到前堂,跟众人说起物证的事,这时小猫儿已经醒了,虽然不再哭泣,但神态很悲伤,赵言看了看小猫儿,叹了一口气,将布包拿出来,交给了师爷。师爷打开布包,发现只是一双黑白手镯,质地倒是看不出来,但怎么看都很普通,他一脸疑惑的将手镯递给了段知府,知府大人看了半天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就为了这个东西,死了这么多人?”段知府不由的感叹了一句,“我不是江湖人,你们有谁知道这东西有何价值吗?”

    师爷虽然出身江湖,但说实话,他也看不出这玩意有什么特殊之处,钱向子和赵言也是不知,最后所有人都把目光聚向了小猫儿。

    小猫儿这时发觉异样,抬起头看到众人都看着自己,一脸疑惑的问道:“怎么了?”

    赵言柔声问道:“小猫儿,你知道。。。那东西。。。是什么吗?”

    小猫儿看向那对手镯,茫然的摇了摇头,“我不知道。”

    段知府有些黯然的低下头,心想:一个七八岁的女娃,能知道多少事呢?

    却听小猫儿又弱弱的说了句:“能把它还给我吗?这是我爹娘留给我唯一的东西了。”

    段知府不由的盯着小女孩看了一会,最后微微一笑,将手镯包好,亲手交还给了小猫儿,小猫儿眼中露出一丝喜色,极力克制着脸上的表情,接过手镯,死死的抓住。但小孩总归是小孩,自以为隐藏的很好,但在大人面前却显得那么稚嫩,特别是像段知府这样的官员,更是一眼便看穿了。

    段知府一脸慈祥的轻轻摸摸小猫儿的头,然后回身与钱向子说道:“两位,收拾好东西,跟我回府衙吧,再出点事,我真没办法跟侯爷和书院交代了。”

    钱向子皱了皱眉头,最终还是点头答应下来,一切等自己写信给书院后,看书院回信怎么说吧。一行人回到府衙时,已经快天黑了,段知府没有安排宴席,只是送了点简单的晚餐,然后就安排他们休息了。

    只不过段知府却和师爷两人在自家后院喝了起来,“明天派人将酒馆清理一遍,还有再派人将小女孩母亲的遗体找个地方葬了吧,再通知他们一声。”

    “明白,只是大人为何轻易将物证交还给他们呢?万一。。。。。”师爷对于今日的事还是有些疑惑的。

    “呵呵,一个小孩子,看到爹娘的遗物,应该是万分幸喜才对,可这女娃却强行克制自己的情绪,这说明什么?”段知府露出耐人寻味的笑容。

    “哦!学生明白了!大人想放长线,钓大鱼!”师爷附和道。

    “大不大鱼的,我不在乎,但事情既然在我的地界发生了,我就要查个清楚。”段知府眯起眼,“侯爷和书院的信我亲自来写,但你要想办法让这两名学子再在集城留几天。”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