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隆景十五年,冬。

    这可能是大乾最近几年最好的年头。

    大乾国内皖南豫南两地的灾害在朝廷坚持赈灾下彻底缓解。

    百姓回归故里,开始忙碌明年春耕。

    对外,吐蕃已成惊弓之鸟,只要大乾不对其出兵,目前的吐蕃万不敢再犯大乾。

    北边的鞑靼人被吐蕃大败也是吓了一跳,还没等他们缓过神来,大乾边军就已经开始装配新式火炮。

    在亲身体验了火炮的威力后,自诩长生天之子的鞑靼人惊讶发现,长生天扛不住火炮。

    自此在找到应对大乾火炮的对策前,暂时不敢再轻易犯边。

    内忧外患都得到缓解,还有另一件让乾帝大喜的事情。

    那就是大乾国税的涨幅。

    特别是岭南府的税收,在户部核实之后,达到了一个让满朝文武瞠目结舌的数目。

    都知道岭南安王李肃有生财之道,可这一次还是将朝中诸公吓到。

    三百万两白银,大乾开国以来从未有哪个州府税赋如此之多。

    偏偏岭南做到了,并且游刃有余,既没有横征暴敛,也没有民脂民膏。

    不仅如此,岭南府在自身富裕的同时,并没有独善其身。

    通过股市的影响,竟然连带着京畿地区的赋税也跟着大幅上涨。

    朝会中有识诸公皆对安王称赞有加,感慨不已,就连那些暗中倒向赵王的朝臣也不得不嘴上对李肃大加褒奖。

    大家都是体面人,昧着良心说瞎话的事还是不要经常做为好。

    谁能想到,当初那个废物一样的皇子,短短数年竟然有如此改变。

    李肃所做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的被大臣们反复提及,更是让乾帝乐的合不拢嘴。

    “安王有中兴之相!”

    不知是谁提出来的,反正朝中都这么说,李肃的威望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在整个大乾蒸蒸日上的档口,也不是没有让乾帝闹心的。

    想必与岭南府,其他州府就不那么尽如人意。

    尤其是关中府,由于世家的把持,被封关中的秦王,所上交的赋税可怜的让人落泪。

    其他藩王的封地也少的可怜。在除了岭南的众多藩王中,也有独树一帜的。

    苏州府,赵王李瑄。

    这位乾帝宠爱的三子,也给乾帝带来了一份惊喜。

    苏州府今年的赋税同样超越往年,虽然还比不得岭南府的豪气。

    但也算翻了翻,达到了苏州府历史赋税的新高。

    这让乾帝对李瑄大为赞赏。

    毕竟当初乾帝最宠李瑄,其能达到现在的程度,侧面证明了乾帝的眼光。

    不像李肃,当年乾帝可是没少训斥他,现在李肃每一分成长,都让乾帝觉得自己当初眼瞎。

    这种感觉,作为一个帝王可是不太喜欢。

    总算还有李萱能够证明,他乾帝还是有识人之明的。

    各州府赋税上交国库后,整个大乾再次富裕起来。

    无论是精兵,还是赈济都再次有了底气。

    有了钱,可以买更多的火炮,更多的战马,长此以往下去,北方的鞑靼再也不能成为大乾的心腹之患。

    这个冬天,京城上空洋溢着喜悦的气氛。

    就在京城百姓准备过个好年,岭南正在发生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