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五章---为什么是我?

    韩功德,礼部左侍郎,钦命江南道镇灾抚慰使,此刻正在火速飞奔至江南道的路上!一生官场沉浮,头上的帽子换了很多次,但没有任何一次是像这次般莫名其妙!“镇灾抚慰使”---注意是镇灾不是赈灾,音同意不同,而且是大大的不同!“赈”---有救济、赈济的意思,“镇”---有镇压、镇守的意思。如果说是前者,那么应该派出的是户部的大人,要是后者,那么应该派出的是兵部的大人!把我一个礼部的小小侍郎拉出来做什么?!挡箭牌?自己还没那么大分量,及时雨?钱粮兵马都不是自己说了算。真是越想越糊涂,可是也只能越糊涂越想!

    江南道前些年也是因为饥荒死了不少人,倒是没听说有拿着锄头镰刀和厢军对着干的,关键是现在不仅干上了,而且是一群装备齐整的吃兵粮的丘八被一群刚起步的泥腿子揍的和猪头一个德行,虽然泥腿子伤亡不轻,可是厢军也没落的什么好处,像极了一群龟孙子缩在壳里不敢出来。据说枢密院的某位大佬都已经起了动用边军的念头。一切都像在迷雾一样把真相遮掩的严严实实,自己这次被钦差皇命又是那么的莫名其妙,真的是要好好想想,不然的话,一个搞不好自己就回不了京都了!

    礼部,作为大庆帝国门面所在,主要是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随着大庆帝国的一系列政治方面的改革,现在的日常事务基本只剩下管理全国学校事务以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宜。怎么想都想不到有任何事宜能够和这次的钦差皇命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偏偏是我?这个问题在离京而来的路上,韩功德已经问了自己无数遍。是得罪了朝堂之上的哪位大佬?不能啊,自己在礼部勤勉谨行,一直都是不发言不站队恪守本分的老实人啊,但凡涉及礼部的重大事项一直都是自己礼部的老尚书去出面的,是得罪了下属里面的哪位门阀中的公子哥?也不能啊,自己虽然和他们年纪有差,但平常的迎来送往也没曾落下谁也没有轻慢过谁更别说刻意针对过谁啊。朝廷无人可派?想到这里,韩功德自己的绝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朝堂之上虽非各个是大庆国的肱骨栋梁但也绝非是素餐尸位的行尸走肉,不说枢密院和都察院,就中书省门下各部各司的大人们也不乏能人、高人,自己这不声不显的礼部小侍郎难不成还能超越大人们解决江南道的问题?!

    江南道,自古便是鱼米之乡,雨水丰沛土地肥沃,历来是大庆帝国南疆的大粮仓,为何本朝纪元新开便频频爆发饥荒民乱?难道真如朝堂上有些人说的此地之民不重世俗礼数,重商不重文?不对啊,江南历代都有文臣显赫,一向都是以耕读传家为主体社会价值观念,对教育对礼数都极为敬重,优越的生存环境使得江南道一向重文轻武,不似西北边陲般好勇斗狠时常发生械斗纷争。

    前朝皇族遗老余孽煽动民乱?也不应该啊,太祖皇帝当年屠刀虽利但登基大宝之后也善待前朝皇族,未曾有听说过大庆帝国治下的各道有前朝遗老余孽举旗造反的风闻。纵使有也不应该在江南道啊!别的不说,江南道历来就是征召军队的难题,人数少是一方面,各部族都习文经商中农耕不愿吃兵粮扛大旗,一支没有太强斗志心的不对是无论如何都打不赢的,何况面对的是大庆帝国以武为荣的国家战争机器,再有就是江南道一面临海,北部又有大河天堑封锁,地势又是西北高东南低,从大庆帝国的版图上看,如果造反就需要仰着头一步步向山顶冲击,要是真能打到京都都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不说打战,帝国的其他几道受于皇命联合起来封锁就能把江南道困死了!

    此次受命出行,枢密院的那些大佬喷着火的眼睛至今还心有余悸,我韩功德招你惹你了,又不是我主动请命来着江南道的,厢军打的这么窝囊又不是我指挥的,我到江南道镇灾抚慰又不是去抢那么军部的功劳,至于把我当敌国的对手一样看待吗?平了乱你们不高兴,平不了乱你们肯定也不高兴,目前的现状靠我手上的几封抚慰圣旨和我一个文官的嘴巴就能摆平的吗?到时候还是要借助你们军部的力量,最后平不了乱枢密院还不是要拿我开刀说是瞎指挥乱平乱,我一个文官就这么把骨头经得起你们这些丘八们几回拆?!

    中书省门下的文官们倒是各有主意,上路前他们的眼神真的是什么都有。有真心担忧的怕此行一出京都便回不来了,有假担忧的,担忧自己此行不成功下一个去抚慰的就可能是他们中的某个倒霉蛋了,还有幸灾乐祸的,早有其他部的大佬看礼部老尚书不顺眼了,连带着自己也受了不少白眼,在他们心里一定在想最好自己死在江南道,顺带着打倒老尚书,这样礼部的上层位置就空出来了,自己家族中的年轻人就可以往上抬一抬屁股了。更多的还是在思索之前自己思索的那个问题---为什么是我?

    都察院那边倒是没见到什么大的响动,除了依例派出几大处里的几位,目前也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声音传出来,不过这也是常态了,都察院除了一处那些拿骂人当饭吃以批判各路官员为最终荣誉的“碎嘴子”照例在江南道的消息传到京都后纷纷上书言食,说江南道各级官员必定贪赃枉法滥收捐税导致官逼民反,江南反民疏于教化不尊庆国之外也没有什么特别出格的言语。但是想必都察院其他几处的大人们肯定已经派人深入江南,只是都察院的风格一向是他管别人,不准别人管他的做事风格,要想得到他们的探听到的消息,除了自己主动探寻外估计也就只剩下等了。

    哎,想来想去,只能苦叹一声,为什么是我啊?!

    小说限时免费?大神独家访谈?名家新书首发?

    每周还有抽奖活动,苹果手表、Q币、起点币等你来拿!

    别犹豫了,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轻松关注,精彩不再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