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二人一直在房中待到日上三竿方才携手而出,这一夜二人推心置腹,太史慈虽然早就听闻刘三刀讨董之时的大功,直至今日方才明白刘三刀心中的志向,绝非一州一郡之地,而是心怀天下,志向高远。

  用过午饭,二人又喝了一通,刘三刀兴致高涨,问方南池道:“这附近可有什么名胜啊,我等下午一同前去游览一番!”

  方南池思索片刻道:“将军,高祖皇帝与项羽鏖战的一处古战场就在据此不足三十里的九里山前,风景壮阔,可以一游。”

  刘三刀高声道:“好!就去九里山一游。”

  刘三刀一行三人与十余名随从骑着马晃晃悠悠的来到了九里山下,刘三刀将从庞虎那里得来的宝马赠与了太史慈。这马高壮异常,脚力也是出奇的好,奔起来如同一片飞驰的乌云。太史慈得了宝马,又结交了义兄,当下兴致勃勃,双腿一夹,坐下军马唏律律欢鸣一声,竟然像是得了明主一般欢欣,一人一马奔腾而去。正是银鞍骏马,少年英雄。

  这九里山又名九凝山,东西长足有九里,面积极大,半日里哪里游得完。

  一行人年纪也都不大,都还有几分少年心性。年轻人看景,看不出个所以然,只觉得山河壮阔,风景秀丽,相比之下千余顷的古战场满是破败苍凉之色,几人反而没了兴致,打马欲归。

  忽然听到旁边一人高声吟道:“九里山前古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顺风吹动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声音苍老,却又中正平和。

  三人回头一看,只见一老者带着两个家仆正对着这古战场出神,想必就是他诗兴大发,不由得吟诵了出来。

  刘三刀看这老者年过半百,却精神矍铄,一身青布长衫,穿着普通,举手投足间却透着一股子贵气,忙上前做了一揖道:“前辈触景生情,吟出一首好诗,真是文采非凡!晚辈佩服。”

  那老者颇为亲善,还了一礼,道:“人老了就平白多出一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打扰了几位看风景,是老夫的不是了。”

  刘三刀道:“在下青曲亭侯,新野令刘三刀,敢问前辈高姓大名。”

  那老者正视刘三刀一眼,道:“没想到阁下就是擒董卓,救天子的刘三刀啊,真是英雄出少年,老夫卢植,如今只是一介白衣。”

  刘三刀满脸震惊之色,忙道:“久闻先生大名,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还请前辈移步家中一叙!”

  卢植也不是拐弯抹角的人,见刘三刀年纪轻轻就拜将封侯,却一点也不倨傲,处处执晚辈礼,心下颇为喜欢,道:“那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刘三刀先同太史慈侍奉卢植上了马车,令方南池前面引路,自己与太史慈缓缓打马跟在后面。

  刘三刀冲太史慈使了个眼色,微微提缰,太史慈会意,二人远远缀在后面,刘三刀凑到太史慈耳边,低声道:“子义啊,这卢植何许人也你可曾听说过?”

  太史慈一脸错愕的看这刘三刀,压低声音,低声道:“你不说是久闻大名吗,你不知道?”

  刘三刀呵呵一笑,道:“看着像是个高人,先诓回府中听听他的高见再说。”

  太史慈翻了个白眼,道:“这还真是个高人。这卢植是太尉陈球的徒弟,郑玄、华歆的同门师兄,官至尚书,后来得罪董卓才被免了官。对了,公孙瓒和刘备都是他的徒弟!”

  刘三刀闻言大喜,真是出门就能捡到宝。别人他不了解,刘备公孙瓒他倒是熟悉的很,刘备的师父,想来也一定不是凡人。心下动了将卢植留在身旁辅佐的念头。

  刘三刀几人的马虽然快,但是卢植车驾却走得缓慢,一行人赶到新野城时已经天色将黑,刘三刀翻身下马,亲自扶卢植下了车,又躬身将卢植引入后堂,亲手奉茶,执礼甚恭。

  方南池早已打马回府,吩咐厨下备好了饭菜,正等着众人返回。



  刘三刀扶着卢植,强行让其做了主座,自己则和太史慈坐在下手,方南池在一旁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