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虽然也可能不是他的意思……

    屋内贺府那人面对李海歆的怒气,也不动怒,只是淡淡的道,“这位兄弟,二少爷当初认到你家,是大有内情的。虽然当入到你们家他是自愿的,可现在二少爷回去了,我们老爷是不可能让自己的儿子入了旁人家的家谱。我们来时,他也说了,你们照顾了二少年这么几年,真心爱护,也不容易,特备了厚礼补偿你们……”

    李海歆不待他说完,便上前一步拉起他外往推,“你走,把你们的厚礼都带走,我们不稀罕……”

    何氏这会儿已冷静下来了,年哥儿即回贺府,这件事儿迟早都要提出来的,心中虽堵得厉害,却也怕闹得太过,年哥儿在那府里头日子难过,忙去拽李海歆,又对那人说,“你先等会吧。”

    拉着李海歆进了西屋,先是安抚了一番,又把心里头想的跟李海歆说了说,劝他,“早晚的事儿,这会儿就应了吧。”说完长长的叹了口气儿

    李海歆气呼呼的不言语,春柳几个都围进西屋,何氏说完这话,她就红着眼圈儿叫着,“让他们赶紧办,他不想跟我们有牵扯有关系,我们也不想跟他们有牵扯关系呢”

    春杏脸儿胀红,也帮着春柳说话。

    春兰沉默了一会儿,也劝李海歆,“爹,你别气了,说不定不是年哥儿主意呢。他在那府也不全由自己。”

    李薇蹭到李海歆跟前儿扯着他的袖子说道,“爹,就随了他们的意吧。咱们只当是捡了只小狗回来,养了几年,却养丢了……”

    李海歆沉默了好大一会儿,才长叹一声,点了头,不过,他又说到,“即便是办这事儿,他们也别当我们好欺负,今儿叫他们先走,出族谱这么大的事儿,又得看日子又得与家里的长辈们商量的。”

    何氏也气这贺府的下人狗眼看低,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拖一拖也好,也消消他们傲气,便点头,“行,就按你说的办。”

    李海歆出了西屋,贺府那人已立在当院,他便三言两语说了,就赶他们走。

    那人似是知道这事儿难办,也似有底气知道不管过程如何,总是能办成似的。当即点头,说了句二少爷一日不消了这边儿的族谱,便有一日难在贺家立足,让李家人好好想想清楚,便扬长而去。

    春柳在他身后大叫,“把你们带的破箱子带走”

    李薇忙拉着春柳,用那些人都能听到了声音说,“爹娘辛苦养他们少爷这么些年,这点儿东西不要白不要,三姐,我还嫌少了呢”

    就在她说话这一瞬的功夫,那贺府下人已上马车走了。春柳气得直点李薇的额头,“就是再多的钱,咱不要他的”

    李薇可不那么想。初始是慌乱和怒,后来有阻拦不住的无奈,又因春兰的话,她想这肯定也不是他主意。如果自己是个男娃儿,入到旁人家族谱之中,自己爹知道了,肯定也得上门儿想法设法的让人消去。

    自己这样的小农家都会如此,何况他那样的高门大户?再者,那个牛叉哄哄极惹人厌的贺府下人,最后说的话也有道理,早点了清李家这边儿的事儿,对他也有宜处……

    想到这儿,她突然在心里呸呸呸几声,怨念怎么又替他找起借口来了。

    忙换作一副笑嘻嘻的模样,道,“三姐,咱正是因为不喜欢他们那府上的人,所以这钱咱得收呀。给他们省什么?再者咱们也收得理直气壮呢。”

    心里因这个又想,是不是收钱收得顺了,会让贺府众人心里头好受一些,对他好一些呢。

    好好的一个欢乐中秋,突然以又冒出这么一档子事儿,一家人登时没了过节的心思。

    闻讯赶来的王喜梅抱着小牡丹进屋与何氏说话儿,开解她。

    不多会儿,李王氏与老李头过来,显然是得了信儿,又一会儿李海歆大伯子和大娘娘也来了。

    李海歆请他们到堂屋说话。

    众人进了屋子,沉默了一会儿,李海歆大伯子说,“到底不是咱老李家的孩子,走就走吧,人家亲爹在,咱也拦不着。这就是到衙门去说理,也还是咱们理亏的。”

    李海歆大娘娘也劝何氏说,“春桃娘,你也别难过了。现在有了小虎子,年哥儿就是走了,哪个也说不着你了”

    李王氏听了这话,冷哼一声。

    李海歆大伯子斜了李海歆大娘一眼,又朝李海歆道,“这事儿啊,也别拖了,明着是拖人家,自己家也跟着闹心。下午我就去你九叔家看日子。早办完早了吧。”

    说完也是深深一叹。

    这会儿老李头也说话了,“你大伯说得对。就这么办吧。”

    何氏看看李海歆,两人闷声点头。

    李薇看了看又在东屋各自生闷气的姐姐们,有点无奈。

    忙跑过去拉春杏拽春柳磨春兰,“二姐三姐四姐,咱去西屋看看贺府都送了些啥来吧?”

    几人都赶她出去,没兴趣看。李薇便出浑身解数,撒娇纠缠耍赖都用上了,这才把三个人从东屋拽出来。

    贺府下人走了后,李海歆把两只红木箱子搬到西屋当门的桌子上,两只箱子各有长宽高各二尺的样子,崭新的红漆木上面儿,上面镶嵌的铜扣闪闪发亮。

    李薇站到椅子上居高临下的看着两只箱子,笑着,“光这两只箱子,一只也得值一两吊钱儿呢。”

    春柳摆摆手,“别刮噪了,赶紧开吧。”

    春兰便伸手过去,叫春柳一起去开第一个箱子,箱子打开,李薇被里面的光线色彩闪了下眼,再仔细一瞧,原是几匹绸缎,兴致缺缺的伸手把那布匹取出来,一共四匹,两匹银红,一匹桃红,一匹姜黄。

    李薇看看那匹姜黄,心说这个给她娘做衣裳倒是不错的。这么一想,再扫过另外几匹,桃红的给大姐做衣裳也不错。

    这么一想倒是有点兴趣了,便继续往翻,又是一些绢花头饰之类的东西,倒不是很贵重。最下面很意外的又有几本,她拿出来扫了几眼,看看春杏,两人都想到一块儿去了,这两箱子东西怕是年哥儿准备的。

    有了这个想法赶快去翻另一只箱子,却是几套成衣,再往翻下,春兰手僵住,从底下抽出手来,赫然是一张银票。

    李薇凑过去一瞧,居然是三百两这个……

    姐妹几个面面相觑,都是一副震惊的模样。

    好一会儿春柳哼哼的道,“他在咱家七年,这才合一年不到五十两的银子”

    春兰作了噤声的手势,悄悄的走到西屋门口,挑了帘往外面看了看,放下门帘回来,轻声说,“都先收了吧。等人走了再说。”

    堂屋里李海歆夫妇二人应了这事儿,李海歆大伯子又坐着说了些闲话,李海歆大娘娘在言谈间又说到春柳与海菊家二小子的事儿,何氏一是不满意这门亲,二是这会儿也没精神说这个,便拿闲话糊弄过去了。

    送这些人出院子的时候,李海歆大伯子与大娘娘走在前面儿,李王氏与老李头落后两步。李王氏又故意走慢了两步,与前面扯开距离,等前面两人离了十来步,才与李海歆说道,“几个丫头的亲事儿我也不管。就是海菊家的那个二小子,你不能应”

    说完也不看何氏,自顾自的走了。

    何氏气笑都不是,与李海歆说,“你瞧瞧你母亲,啥时候都只顾自已个儿。就因为她与大娘娘不对付,咱就不能这样办”

    说着又低声咕哝道,“亏得我也不喜欢那二小子,否则啊,光春柳的亲事儿,又得一大场气生”

    大宝近两事儿,已设了定时更新。仍旧是上午10:00,晚上20:00

    不过亲亲们的留言可能没办法及时回复了。

    希望这事儿能赶快办完,误不了更新才好。

    再喊一嗓子:求粉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