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这小子会来事,有出息。”

    听魏忠贤这么说,鲁衍孟只是笑笑,将《合金策》递给刘时敏,刘时敏给正在摆弄铜线看电火花的老魏翻译。老魏一听就能听明白,直说宋应星是个有本事的。

    毕竟,能把折子写的简单明了又有哲理,也是本事。能让老魏一听就能明白,是本事。

    宋应星洋洋洒洒千余字《合金策》先在老魏那里过手一圈,他留下了锌铜发电装置遣人从包装,《合金策》回到鲁衍孟手里后再经手首辅叶向高,最后由成基命以詹事府少詹事的名义送到了天启皇帝那里。

    东林之中,与天启皇帝关系最好的就是成基命。

    东林之中,天启登基时最怕就是杨涟,这个大胡子中年人在移宫案时拉扯着天启,将他和养母李选侍活生生拉开,拉疼了天启,又面目凶恶,给十四岁的天启留下了深刻的,难以磨灭的印象。

    而杨涟又是六科中礼科都给事中,负责给刚登基的天启皇帝讲学,是主讲。

    天启害怕杨涟,有次杨涟忙公务就没去读书,当时成基命就是天启的讲学先生之一,成全了天启,并隐匿没有上报给东林。

    于是成基命被夺职,冷藏了两年才放出来。

    乾清宫东侧的养心殿,天启皇帝头上系着珠玉抹额,身穿寻常的坎肩短襟衣,双臂在日光下晒的泛黑,肌肉块明显,拿着毛笔蘸漆涂着他雕刻的单爪立地展翅木鹤。

    成基命送来奏折,君臣之间没有多的言语,为表示自己对成基命的看重,天启停下手头工作,回到青羽华盖下审阅一叠奏折,当首的就是《合金策》。

    天启先看署名,是个江西举人宋应星,但奏折开头就有朱延平的名字,这事他已经知道,目光盯着翻开的折子:“朕若没记错这朱延平,是老师的学生?”

    成基命拱手,苍老的面容展露微笑:“圣上博闻广记,此人正是臣的记名弟子。只是有些顽劣,净忙些杂事。到如今,还未入京正式拜师。叶公那里,也多有不,让臣颇为难堪。”

    天启扭头看一眼自己雕刻的木鹤,脸上有些烫,成基命就是这样,不会明着对他说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不会把话挑明。

    一目十行扫完奏折,天启扬着手中《合金策》,问:“老师,宋应星这折子如何?”

    “其心可嘉,却实际用处。金属冶炼,不是朝夕之间就能有所成。”

    点点头,天启将这份奏折放下,拿起第二封奏折,侧头对上前躬身的秉笔太监李永贞说:“差人去找朱延平,让他来京。还有宋应星,看看才学品行如何。”

    “奴婢领旨。”

    看了一眼词藻繁复的第二封奏折,天启就没了兴趣放在桌上,对成基命说:“老师,既然朱延平不来,朕就命令他入京。叶相劳苦功高,今日赐宴于文渊阁。”

    成基命行礼道谢,见天启皇帝饮了一口茶水,成基命识相告退。

    “皇后驾到!”

    听到宫人念唱,天启头也不抬,专心进行他的木匠活。

    皇后张嫣,被后人称作五大艳后之一。

    另外四位分别是春秋时期的第一艳妇夏姬,夏姬自幼生得杏脸桃腮,蛾眉凤眼。长大后是体若春柳,步出莲花,具骊姬、息妫之美貌,兼妲己、褒姒之狐媚,人称一代妖姬。她曾三为王后,七为夫人,引得诸侯国为抢夺她而征战不休,可谓前古人,后来者。

    其次就是三国曹魏文皇帝曹丕的皇后甄宓,姿貌绝伦、气质非凡,才智过人。当年甄氏虽系寡妇之身,却博得曹氏父子三人爱慕之情,并最终成为曹丕称帝后的皇后。攻破邺城时,老曹就派人去找,而他儿子曹丕下手……

    至于曹植与甄宓之间的事情,是没必要细说了。

    第三位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的皇后李祖娥,北齐高氏是鲜卑人,王族中除了兰陵王高长恭是个正常人外,其他的都不是正常人。高洋稍不高兴,就会砍了身下嫔妃的脑袋,却和李祖娥相敬如宾。也只有李祖娥一直受到高洋的礼遇与敬重,在高洋心目中,这李祖娥是人能替换的绝代佳人。

    只是李祖娥命不好,北齐皇室倾轧,失去高洋的保护,自然沦为玩物。北齐国灭,她溺水不死当尼姑,还被北周抢走,杨坚建立隋朝时才把她放回老家赵郡。

    第四位是隋炀帝杨广的皇后萧氏,隋炀帝皇后萧氏。萧皇后是南朝梁明帝的女儿,天生就是人间尤物,脸似牡丹,美眸流盼,腰似杨柳,仪态万千,娇媚迷人,几乎集天下之美于一身。

    她十三岁成晋王杨广妃,颇得杨坚与独孤皇后宠爱,杨广也对其宠幸有加。杨广即位后,萧氏被册封为皇后。杨广虽妃嫔众多,但对萧氏一直相当礼遇。杨广曾数次下江南,萧皇后必随行。

    大业十四年,杨广在江都行宫被叛军杀死后,萧氏便开始不断地被迫换身份。先是被宇文化及带至聊城做自己的淑妃。

    宇文化及被打败后,落入窦建德手中,被迫做窦氏的宠妾。突厥王久闻萧氏美艳,从窦建德处强要萧氏,窦建德不敢挽留,于是萧氏便当了两代突厥番王王妃。

    唐朝贞观四年,李世民大败突厥,迎萧氏回京,萧氏又成为比她小15年的李世民后宫中的昭容。萧氏逝世后,李世民以皇后礼将其葬于杨广之陵,谥愍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