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四月二十二,山东历城三大景的大明湖。

    山东巡抚徐从治与山东都司戚祚国、山东总兵廖栋,山东布政使司右布政使熊文灿等省三司军政大员齐聚。

    熊文灿比较倒霉,当年徐鸿儒叛乱的时候,他就是山东的右参议。然后因军功去山西当按察使司的正官,前脚离开山西赶赴京师述职,后脚晋王就把太原血洗……

    现在来到山东以右布政使署理山东政务,唔,再次又闹出大规模闻香乱民,实在是命不好,与闻香犯冲。

    唐宋时期,大明湖就以其撼人心弦的美景而闻名四海。“蛇不见,蛙不鸣,久雨不涨,久旱不涸”为大明湖的四大怪。

    周边历代建筑甚多,素有“一阁、三园、三楼、四祠、六岛、七桥、十亭”之,所有建筑均建造精美,各具特色。

    而朱延平落脚处、双方议事处,就是北极阁真武庙。

    计划行程是当夜军议,第二日一早朱延平祭拜真武大帝,全军誓师。

    清扫佛教白莲宗余孽,自然要祭拜道门的真武荡魔大帝!

    宋以前,官方祭拜的战神是蚩尤,宋代的战神是关帝还有赵家认的祖宗赵公明,大明的战神就是真武大帝。

    北极阁两丈高石阶前,四维甲士站立,朱延平山文甲,猛虎立顶战盔,挂着素白披风与各方打招呼。

    周遭护卫泾渭分明,车骑府军白袍孝带,山东这边也凑出一支甲士卫队充面子,毕竟全套鱼鳞甲的卫队,真没几个人用得起,或敢用。

    山东军政大员看着朱延平当仁不让坐在首位,而宋理学鼻祖周敦颐后裔、礼部侍郎、监军周道登自然而然坐在次席,一个个都有些无语。

    右首客席第三把交椅归游士任这位山东招讨正使,其后是秦朗第四、张榜第五、何冲也凑上来占了一个位置。

    尤其是张榜,山东军政大员看着他一个个心情复杂,尤其是山东总兵廖栋,廖栋与张榜兄弟是好友。可廖栋,作为山东总兵,左军都督府右都督,从一品的大员,竟然只能站在一旁参与会议。

    山东这边徐从治首位,熊文灿次席,其后又是按察使司、兵备道员等人,山东都司戚祚国也是因为戚继光长子的原因,才上座,添居第六把末席交椅。

    唔,你可以把这次谈判理解为两拨人争地盘,争山东平乱的指挥权、话语权,争主从。

    朱延平面前摆了一叠折子,他不打没把握的仗,这些都是陈雄、游士任在他抵达时交给他的山东黑历史,抓住徐从治等人的辫子不放,就可以摁在地上打,没必要和他们扯什么客军不客军。

    “远来是客,车骑将军行军神速,以至于山东方面未能筹备妥当,否则安排一些山东剧目,也好让将军看看山东风采。”

    徐从治端着酒杯,头上戴着铁黑、色泽内敛的古朴战盔,盔顶三簇雉羽荡漾,这是徐家祖传战甲,洋溢着笑容:“又恐拼凑剧目入不了将军法眼,又听闻将军好琴,请将军鉴赏鉴赏我山东铿锵琴律。”

    这年头又没有电视,搞宴会总要请戏班子来表演,娱乐方面怎么丰富怎么来。

    见徐从治今夜穿甲,朱延平脸色好了不少。徐从治本来就是一个胆气雄壮,面目消瘦、刚毅的人,配合一身战甲,威仪自生,卖相不俗。

    相对于其他领兵督抚,徐从治愿意这么光明正大穿甲,已获得了朱延平的好感。有些文官督军前线,宁愿战死也不愿意披甲,就一身大红官服上战场,西南的王三善就是如此……

    还有些人比较婉转,战甲裹得严严实实,外面又套上一层层官服、戎服进行遮掩,臃肿之极。仿佛担心别人看到他穿甲,就把他当成丘八似的……

    简而言之,带兵的督抚,与军士朝夕相处靠这些军士保命的督抚,都羞于与军士同服同伍。一个敢光明正大穿铠甲的文官,最起码要给与尊重,因为他没有在行为往鄙视军人。

    朱延平点头,深深看一眼徐从治道:“正所谓客随主便,今夜在这大明湖,我们车骑府军的确是客人,徐公应尽地主之谊不假。可在战事上,本将有话。”

    徐从治一副无可无不可的潇洒神态,笑道:“好,先听琴曲。这里还有一位北极阁女剑客应琴做舞,请将军斧正。”

    双方桌位还是‘八’字型,一名高窕少女抱琴而入帷帐,欠身施礼,在一旁抚琴,云鬓高耸如蛇盘,缀饰一根金钗,浑身衣装靛紫、明紫、淡紫交错,布料厚实,衣领高立,给人一种极为干练、英气的感觉。

    同时这琴女一张圆脸十分可爱,画着淡紫眼影,只是抚琴时双目圆睁,神态专注,双手弹拨恣意,又有一种张扬、放肆,毫无抚琴时该有的娴静、端庄。

    另一名少女身着宽大红黑相间道袍,瓜子脸,上场时就以红绸裹目,手握双剑,步伐、双剑灵动,跟随琴声而动。

    “这是什么曲?”

    周道登看着心痒,开口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