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我是在大三认识程艺的,当时我是计算机社社长,新学期社团招新,她第一个来申请入社。协会里的人很多都是本专业或者与专业相关的,但她是文学系,我们一行人挺好奇她的动机。”

    回忆时,男人眼里呷着笑,声音也越发轻柔:“我们社团人不多,但是有个入社小考,程艺考了第二名。”

    “她性格外向,很快就和社团里的人熟悉了,理论知识也掌握得挺不错的,但是实际技能操作上偏弱点,通常她会请教社里其他人或者我。”

    “有天晚上,她对我说明了她入社原因。”迟骋引顿了下,“她说她是为了我,当时我很惊讶,因为我对以前的她毫无印象。”

    “她注意到我是因为上学期她代朋友上了节计算机选修课。”

    “知道我是计算机社社长后,暑假她报了个信息技术培训班才鼓起勇气到我们社报名,后来相处时间长,我俩就在一起了。”

    听完,洛呦呦突然明白四年前的她同途殊归的原因了。

    他的前女友为了和他比肩而立,一步一步努力靠近他,而迟骋引从她最开始入社那天,被她的跨界举动吸引。

    好奇是一段感情萌芽的首要因素。

    四年前,她从洛忻那儿得到迟骋引的联系方式后,就把她的所有摆在了他面前。

    就像一份人生说明书,上面的每个字都述说着她前二十年的性格爱好,个人生平经历等等。

    那时的迟骋引是在被动地认识她。

    两个人之间如果只有一个人奋力直追,是行不通的。

    喜欢的人用来吸引的,不是自我感动的主动奉献,看来四年前的那场主动追求,从一开始就注定她就输了。

    “毕业后她留在华市,我去了英国,我们把生活想得太简单,学业生活以及时差问题,一直聚少离多。”

    “她很依赖我,也向我抱怨过很多次,叔叔阿姨本就不太赞成她和我在一起,暗地里安排她去相亲。”

    “知道这件事后,我们闹了矛盾,下午她和我闹分手,就是那天她便赌气跑去相亲,那个相亲对象各方面都很不错,对她也很好,之后他们就在一起了。”

    迟骋引一口气喝完了剩下的半罐。

    洛呦呦开了第二罐递给他,也给她自己开了罐新的:“你回去看过她吗?”

    “嗯。”

    洛呦呦试着问:“上次听秦杭说她快结婚了。”

    眼下的泪痣在男人云淡风轻的脸上没什么动作:“她已经结婚了,上周的婚礼,也就是你醉酒那天。”

    “你去了?”啤酒的苦一点一点侵蚀着说话人的心。

    “没去。”

    口中的啤酒还是那么闷苦,洛呦呦说:“但听三金说,你那天在华市。”

    男人也不否认:“是,我合伙人接了个大单,需要我过去把关,合同签订后,我便飞回来了。”

    那时刚下飞机,他便接到王乐琪的电话。

    “骋引哥,你今天回来吗?我哥的同学来看叔叔,等会打算去新开的那家会所玩。”

    “初中的还是高中的?”

    王乐琪看了看沙发上聊天的人们,她也只认识一两个:“好像都有。”

    “你让秦杭接电话。”

    待手机转到秦杭手里,迟骋引才问:“秦杭,都有哪些人?”

    “主要是班长带的高中朋友来的,你也认识几个,不是说今天不回来吗?”

    “改签,刚出机场,”男人不自然地咳嗽了声,“我认为你可以再多请一些人。”

    “也是,人多才热闹嘛,好不容易老头子自费让我出去逍遥,我得抓住机会。”

    秦杭翻着通讯录,看到洛忻和洛呦呦紧挨的两个名字,“那我等会看看三金有空吗,叫他喊几个初中的过来。”

    “好,我先回家一趟。”

    从机场风尘仆仆赶回家的男人匆匆收拾好后,又接到王乐琪的电话:“骋引哥,你等会开车吗?我哥他们的车已经坐满了,而且等会他还要去接洛忻哥,可以捎上我吗?”

    “好,那我在院子等你。”

    挂了电话,迟骋引又打给洛忻:“三金,你都叫了谁来?”

    “叫了班长他们,秦杭突然通知,好多人都说没空。”

    男人眼皮跳了下:“洛呦呦呢?”

    洛忻皱眉,奇怪地看了眼通话界面上的备注,确认是迟骋引后,才道:“她又不认识秦杭的高中同学,不会来的。”

    秦杭在旁边嚷嚷:“给同桌打电话,三金,你肯定有办法让她来的。”

    于是那天洛呦呦就这样被骗去了英利会所。

    -

    还不知内情的女人啜了口啤酒,一股微凉的冷意顺着嗓子眼往心里灌:“那你现在……”

    迟骋引轻松打断她的话:“从当事人变成了旁观者,就像你说的,圆梦了,无论过程或结局有没有遗憾或后悔,那就是我们所必须要经历的青春。”

    “还是那句话,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洛呦呦高高举起啤酒,“干杯,祝我们青春圆梦,看来今年也是你的圆梦年。”

    迟骋引同她碰了碰杯:“一口闷?”

    “感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