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用了不到一个小时,俩人合力搭建好帐篷。

    叶茜茜随地坐下:“饿了,煮饭吗?”

    宋矜倒是不饿,但既然叶茜茜饿了,他自然不会反对她的提议:“淡水全都没了,我去提些水回来。”

    森林里面有一个湖泊,湖泊里面就有可以引用的淡水。

    宋矜想找瓦罐,但瓦罐全都被砸碎了。

    “瓦罐和瓦煲都碎了。”叶茜茜站起身,“完了,这下真的是砸锅了。”

    宋矜连耳朵都红了,沉默了一会才提起精神说:“我在书上看过烧陶的方子,我……应该会烧陶了。”

    想到被他不小心弄坍来的帐篷,说话都不自信了。

    “陶是什么?”

    “我们之前用的瓦罐就是陶。”

    叶茜茜懂了:“行,我们烧陶,多烧几个,烧一些大的。”

    之前那些都太小了,炖只羊都得分几次炖,特别不方便。

    她要做一个特别大的瓦罐,一锅就能装下一整头羊的那种。

    说干就干,俩人带上孩子,拎着仅剩不多的家当去湖泊附近挖土、烧陶。

    宋矜是技术员,负责动嘴巴子。叶茜茜是全能小工,负责挖土、和泥、捏泥、砍柴,以及捏陶。

    忙忙活活一个下午,叶茜茜捏出十几个泥罐,有五个大的,七个中等的,六个和碗差不多大的。

    “接下来干什么?”叶茜茜问宋矜。

    宋矜想了想书中的内容:“生火。”

    “然后呢?”

    “然后使劲烧柴,等烧出木炭后再把泥罐放到木炭上面,最后盖上泥土就行了。”宋矜简单概括从书中看到的烧陶法子,说完后还跟叶茜茜解释,“书上说这是最原始的烧陶技术,远古时候的人就是这样烧陶的。”

    叶茜茜哦一声当做回应,接着按照宋矜说的先大量烧柴,等木柴烧成木炭后把做好的泥罐一一放进去烧。

    盖上泥土,叶茜茜问宋矜:“要烧多久?”

    宋矜也不知道要烧多久,他看的那本书上没写:“烧到明天应该就可以了。”

    次日,简简单单吃过一顿烤鱼后,叶茜茜说起烧陶的事:“烧了一个晚上了,那些泥罐烧好了吗?”

    “应该烧好了。”宋矜把鱼骨头埋进土里,随后抓起一把沙子擦干净双手,“等孩子吃过奶,我们再去看看。”

    叶茜茜把羊奶放入竹筒里煮,煮热后拿着竹筒喂孩子。

    等孩子吃过奶,俩人带上孩子一起去看昨天烧的泥罐。

    今天依然是宋矜负责指挥,叶茜茜负责动手。叶茜茜手拿一根手臂粗的树枝,挥舞着树枝扫开上面的泥土。

    “我看到木炭了。”说着话,叶茜茜加快手上的动作。

    不一会的功夫,上面的泥土就被她扫得差不多了,里面的木炭、变了颜色的瓦罐(或者说是瓦罐)露了出来。

    “是黑陶!”竟然烧出了黑陶!宋矜激动不已。

    叶茜茜也很激动:“是瓦罐吗?我们烧出瓦罐了?”

    “不是瓦罐,是黑陶,我们烧出了比瓦罐更好的陶器。”宋矜难掩喜色,神情激动:“小西,我们烧出黑陶了!”

    他从中拿起一个陶碗,轻轻地敲了敲:“你听,黑陶的声音是清脆的。”将整个陶碗抚摸一遍,“黑陶的质地也比一班的陶器光滑,虽然在工艺水平方面还远远达不到瓷器的程度,但黑陶的价值远高于一般的陶器。”

    叶茜茜被宋矜的激动情绪感染了,兴奋问:“那用黑陶炖羊汤会更好喝吗?”

    “什么?炖羊汤?”宋矜一时没反应过来,等反应过来,顿时哭笑不得,“可以这么说。”

    叶茜茜更激动了,快速扒拉出所有完好的陶罐。有些陶罐被烧坏了,上面有裂痕,不能用了。好在烧坏的陶罐不多,大多数都是好的。

    “晚上炖羊汤喝吧。”好长时间没喝羊汤了,馋了。

    晚上,叶茜茜进森林拖回来两只羊,一只杀了炖汤,一只留着作为孩子的“奶羊。”

    小肥羊长得肉厚油肥,放大陶罐里一起炖煮,远远的都能闻到羊汤的鲜味。

    喝到想了一个月的羊汤,叶茜茜心情很好,晃着脚丫子,给远处的鸟群投喂羊肉碎。

    看着海鸟展翅飞翔,脑海中有东西一闪而过。但稍一晃神,闪过的东西就没了,捉都捉不住。

    “宋矜,什么东西可以和海鸟一样飞上天,但又可以在想让它回来时把它拉回来?”

    宋矜想了想:“风筝。”

    听到“风筝”两个字,叶茜茜醍醐灌顶,激动地站起身。

    “对,风筝,风筝可以飞。”

    叶茜茜有些语无伦次,“宋矜,我们做一个风筝吧。”一个好像不够,“不,做一个不行,要做好多好多个。”

    但她好像不会做风筝,叶茜茜回头问宋矜:“宋矜,你应该会做风筝吧?”

    宋矜自然会做风筝:“曾经做过。”但他不明白叶茜茜为何忽然想起来要做风筝,“为何突然要做风筝?”

    光用说的,说不明白,叶茜茜一顿手舞足蹈:“信号,那个爱死藕爱死(sos),可以写到风筝上,让风筝带到天上给洋人看。”

    宋矜睁大眼睛:“对对对,风筝,我怎么没想到可以放风筝呢!”